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分析与探讨

时间:2022-10-24 12:25:38

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分析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每一阶段都离不开资金,融资成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然而,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成因、解决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为此就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融资难的原因、现状及解决对策做一小探,试图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原因及对策

中小企业在确保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对增加国家财政税收收入、提供城镇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因其内部与外部的因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决定了从银行贷款的难度。大部分中小企业成立的初期资金需求是靠自筹,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扩大再生产,购置固定资产等系列投资,所需资金成为瓶颈问题,因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同质性多,没有竞争力,现行情况下缺乏从正规渠道获得银行贷款的条件。

(二)融资方式受限,渠道狭窄。资本市场门槛高,证券市场多是向大型企业倾斜,我国中小企业缺少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途径,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非常困难。企业债券的发行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中小企业很难取得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格,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

(三) 现有金融体系问题,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我国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金融机构依然是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以国有经济为导向的金融制度安排,使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在融资体制上不对称。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信用信息不透明,担保难等不利于因素制约了从现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企业发展关键环节需要资金,只能从民间借贷,付出加倍的代价,增加企业财务负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环境因素。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经营风险大,资金筹措能力低,资金来源窄,极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资金不足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经营活动,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很多中小企业资金管理者素质低,管理方法简单,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建立会计账目。这些不规范性使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更加剧了企业资金的匮乏。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经营前途存在不确定性。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最先倒闭的一般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往往高于大企业,经济效益较差,市场竞争能力难与大中型企业抗衡,自身弱点导致在资金筹集上与大中型企业有明显的差距。

(二)外部环境因素。我国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单笔借款金额较小,银行要对其资信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所要支出的贷款单位成本高,管理费用高,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导致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商业银行之间缺乏竞争,只愿意将资金贷给风险小、成本低、金额大的借款对象,否则宁愿减少贷款额度,也不愿冒风险将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策略

(一)内部融资

1、资产变卖融资。资产变卖融资是将企业的某一部门或某一部分资产清理变卖以筹集所需资金的方法。企业资产变卖对象包括:与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关系不大的资产;盈利能力低于同行业一般水平的资产;清算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资产;欲强化专业化生产而放弃的非专业化生产用资产。为优化经营结构和提高专业化程度,也可变卖盈利部门,挪出部分资金用于其他战略部门的投入。通过变卖多余或低效资产筹措到必要的资金,集中力量发展企业优势,提高专业化程度,开拓新市场,提高竞争能力。

2、内部职工集资方式。企业职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十分清楚。企业发展了,对内部职工是有利的;企业关门,职工会因此失去工作。中小企业的老板为扩大企业规模或资金周转不便时,向内部职工集资一般都会得到支持。向内部职工集资,不用受银行借款所附条件的限制,运用资金比较自由。职工把钱投入本企业,所取得的投资收益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愿意集资。职工把钱借给自己的老板后,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近,职工会更加效忠企业。

(二)外部融资

1、依靠社会关系。不少小企业常以家庭为核心,以兄弟为帮手,以朋友为辐射,来筹集起家的资本。在向亲朋好友借款时,除了以情动人外,要注意向他们介绍创业计划和投资机会,让他们相信计划是可行的。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通过亲朋好友筹集到不菲的资金。

2、政府扶持。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公布一系列政策性拨款、贷款、税收减免等各项政策文件。企业应注意收集这些政策性文件,认真学习,真正领会政府的意图。重点留意与本企业相关的产业政策、科技开发政策,然后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企业可能在什么地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条件。按照政府的意图去投资,考虑所上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可享受到一定的财政融资;按国家政策引导,把握机会,积极主动争取,多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申请,充分准备,才能用足用好政策。相对于大金融机构而言,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拥有交易成本低、监控效率高、经营机制灵活、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我国初步建立了微型金融体系基本框架,政府还要加大力度建立和发展,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3、银行贷款。几乎所有国家,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总额中所占比重都是最高的。借款技巧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显得日益重要,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合理利用银行贷款是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重要手段。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中小企业顺利取得银行贷款的关键。首先,企业要讲究信誉。企业经济效益和信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与否。企业的财务核算是否正规、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以及财务管理严格与否是银行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企业应苦练内功,真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用实际行动建立良好的信誉。其次,企业应经常主动向银行汇报经营情况。这是一种心理公关技巧,银行由此感受到公司的尊重,改变对中小企业的种种偏见和不信任,逐步建立良好关系。企业不能因一时办事受挫而埋怨银行,在争取贷款时要有耐心,充分理解和体谅银行的难处,避免冲动伤了和气而得不偿失。要选择合适的贷款时机,既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又便于银行调剂。银行信贷规模是年初一次性下达,分季安排使用,不允许擅自突破。中小企业如要申请较大金额的贷款,不宜安排在年末和每季季末,应提早将本企业的用款计划告诉银行,以免银行在信贷规模和资金安排上被动。

4、融资租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每一设备都由企业自己购买并不划算也难以办到,通过租赁,不必支付设备款项,只须支付很低的租金就能获得此设备,获得的是使用权,并不将其列为负债,也不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强了企业的借款能力。由于企业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大量现金,增强了企业的现金流动能力,可以节约出大量资金用于其他方面,补充了企业的运营资本。企业借钱的目的往往是通过购买设备来增加利润,从某种意义上说,租赁融资比银行借贷更为直接,能更快形成生产能力,可避免借贷筹资的条款限制,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了更灵活的方式。

5、企业上市。新的《证券法》对包括股市和债市在内的直接融资市场准入采取核准制,为中小企业打开了通道。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使中小企业有了一个特定的市场融资渠道,中小企业板块给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小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困难可以得到很大缓解。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匮乏是当今的一个普遍现象, 在弱肉强食的今天,资金问题往往能够使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无法立足,以趋于消亡。而在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基础上认清内部问题,把握外部制约因素,适时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则会助中小企业走出“瓶颈”,扭转当前困难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松鹤.金融学概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忠.试议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金融与经济.2007.1.

[3]胡冯珠.新形势下浅议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现代经济信息.2009(20).

[4]胜.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几点思考.财务与会计.2004

[5]陈万江.现代企业融资方式与技巧.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蒋政.融资方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7]房西苑.突破企业融资瓶颈.鹭江出版社.2003.

[8]张水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长沙理工大学金融系.2004.

上一篇: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 下一篇:关于产业结构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调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