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局域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10-24 11:51:44

计算机局域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油田大范围的应用,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油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涵,对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保障局域网信息安全的目标和原则,进而提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五个机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 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N91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61-01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可以说已经无处不在,网络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也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安全已经人们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是技术研究的热门领域,同时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行为。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主要包括: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系统状态正常;②计算机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把信息原原本本的送给应该接收该信息的人;③计算机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通过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和安全策略,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④计算机网络上信息传输的安全:保证信息正确传输到目的地。

3 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分析

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手段有一下三种情况: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攻击和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3.1 网络安全存在的缺陷

3.1.1 协议及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同时计算机网络协议以及操作系统的本身存在漏洞。TCP/IP及FTP、E-mail、WWW等都存在安全漏洞。

3.1.2 黑客攻击等威胁互联网安全

WWW中使用的通用网关接口程序、Java Applet程序等都能成为黑客的工具,黑客采用TCP预测或远程访问直接扫描等攻击防火墙;而且一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使得网络更加脆弱。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邮件炸弹、过载攻击、入侵、信息窃取以及病毒等。

常用的网络攻击手段:

(1)信息收集型攻击

这种攻击主要是对目标网络或主机进行信息收集,以便为下一步入侵做准备。它一般不会对网络和系统造成破坏。

(2)安全弱点扫描攻击

在收集到攻击目标的一批网络信息之后,黑客会探测网络上的每台主机,以寻求该系统的安全漏洞或安全弱点,黑客可能使用多种方式自动扫描驻留网络上的主机。像自编程序、利用各种公开的工具、利用性攻击、口令猜测、特洛伊木马、缓存区溢出、条件竞争攻击、CGI攻击等。

(3)拒绝服务型击

这种攻击行动使网站服务器充斥大量要求回复的信息,消耗网络带宽或系统资源,导致网络或系统不胜负荷,以至于瘫痪而停止提供正常的网络服务。

3.1.3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无论是种类还是破坏性都与日俱增。而互联网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电子邮件和网络信息传递为病毒传播打开了高速通道。近几年,在中国大规模爆发的多种病毒,全部都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而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与传统病毒相比,表现出了更快的传播速度以及更强有力的杀伤力。

3.2 局域网络安全的威胁

主要有以下几种:未授权访问、越权访问、信息审计、对公开服务器攻击、病毒威胁和远程传输。通过对网络安全的分析,网络安全需求包括一下几个方面:①解决网络的边界安全问题;②保证网络内部安全;③实现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④建立网络通行身份识别和验证系统,并实现用户的统一管理;⑤在用户和资源之间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⑦建立一套审计机制;⑧融合集输手段和管理手段,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4 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

4.1 防病毒机制

安装杀毒软件是实现网络安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杀毒软件可以给局域网络内部的用户提供一个安全保障,定期杀毒和升级软件是系统安全的必要保障。

4.2 安全检查机制

安全检查就是要找出可能威胁系统安全的一场现象或漏洞,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检查、管理安全检查、网络设备安全检查、服务器安全检查和终端安全检查等内。

4.3 身份管理与认证机制

身份管理和认证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用户能够登陆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通过该用户拥有使用的网络权限和范围来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用户身份管理和认证可分为三个步骤:用户名的申请、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和验证。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加密来实现用户的管理和认证。

4.4 安全恢复机制

计算机网络的绝对安全是做不到的,因此需要做好数据备份,还要做好数据回复的准备。数据备份可以采用双机异地、磁盘冗余、镜像容错等管理和技术手段来实现。

4.5 安全监控机制

安全监控机制是监视、检测用户行为和系统状况,控制用户和系统使用网络资源的一项信息安全技术。它主要包括鉴别验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安全检测技术。

5 结束语

实现计算机局域网网络安全是多方面的,其环节众多,除了采用品质好的材料和设备、建立合理的网络结构、采取适当的安全策略、实施必要的安全措施,还要重视员工的管理和培训,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以实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网络安全理念。

参考文献

[1]杨宇,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3)

[2]赵博,张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与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0(11)

[3]王中锋,李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浅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

[4]吴飞,网络安全之脚本入侵[J]福建电脑,2010(11)

[5]李继,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浅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7)

上一篇:基于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发展研究 下一篇:关于计算机虚拟实验模拟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