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文化时代,创意与财富同行

时间:2022-10-24 10:14:37

“客”文化时代,创意与财富同行

2005年7月,中科院客座研究员、威客理论创始人刘锋在一篇讨论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威客模式的概念: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互联网新模式。主要应用包括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的问题;

2005年11月开始,中国相关媒体开始关注威客领域;

2006年11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使威客概念被广为推广,数百家网站认同并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2009年,经过三年发展一跃成为威客行业老大的猪八戒网再次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的关注,随之威客行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013年1月,刘锋评论:威客行业2013年将会有大的发展和突破,从一个理论和概念到落地可执行的流程,包含了很多中国本土的原始创新;

3月19日,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打造的“云创意威客网”正式上线运营,这也是陕西首家搭建大型综合文化创意网上交易平台的企业。

该网站将立足“电子商务”,聚拢文化“智囊团”组成庞大的创意“资源库”,形成从创意征集到任务完成、线上到线下完整的文创生产链。云创意威客网的上线,意味着西安打造全球化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平台和网络园区的初步试水,也填补了西部文化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空白。

网络平台的

“客”文化随之而来

陕西云创意威客网络有限公司是由陕西最大的文化龙头企业集团——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总部坐落于中国西安,公司拥有1000平方米办公大楼,并在北京CBD嘉盛中心设立北京分公司。这是中国西部首家提供创意和服务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在三年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交易网上平台。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投资了5000万元在该网站上,也令外界对该网站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刚刚上线的一个文化创业类网站,其团队早早就有了上市融资的想法,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这个团队不仅熟悉文化产业、互联网行业,也对资本市场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从云创意威客网公司的主营业务和盈利模式来看,其比较适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市场上市,创业板市场正需要这样刚刚起步不久,极富想象力的高科技企业。”国信证券一位长期研究传媒行业的研究员如此分析,“相信未来几年,该公司的业务会出现一个较快的增长,再加上风投资金的介入、券商机构的保荐,该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云创意威客网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其有望成为陕西首家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也将成为陕西互联网企业的一面旗帜。”国都证券投资顾问祝波如此表示。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文涛认为,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所在,聚集创意、兑现创意的价值,是威客模式的精魂所在。移动威客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创意和创意交易的传统模式,为陕西破除了“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产业弱省”的魔咒,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很可能成为陕西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文化产业园区。

云创意威客网瞄准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个“大市场”,在重视高新科技支撑下的文化创意新业态同时,率先找到网络信息技术这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助推器”,提出“文化做内容、科技做工具”的观点,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创新改良“威客模式”,把巨量的文化创意交易搬到网上进行,帮助各类文化创意人才通过网络实现从智慧到“真金白银”的转变,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客”文化也将伴随文化创意的势头乘势而来。

云创意威客网:

让创意产生财富

在刚刚落幕的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出现了这样一幕场景。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与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同台领奖,二人笑谈互订赌局:“到2022年,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渗透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如实现,王健林给马云1个亿;若没有,马云给王健林一个亿”。与此同时,艾瑞调查显示,2012年上半年电子商务B2C(网络零售)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5119亿,同比增长46.6%,新增企业24620家,增幅20.1%,并预测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预计2013年将达到12.7万亿元。

以上例证充分说明电子商务在未来互联网空间巨大的市场份额,云创意威客网的核心立足于“电子商务”,所处行业的前景势必也将水涨船高。

如何面对传统行业对电商领域的加速进入,细分市场,做出规模,做出影响?“立足行业第一梯队,寻求上市发展是唯一道路。”赵文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赵文涛说道,在威客平台上与众多资深机构深度合作,通过威客网打造一批草根明星,帮助越来越多的民间高手在平台上实现梦想,获取收益。实现电商的真正价值——以人为本,把电子商务从产品交易发展到服务交易,这就是威客的取胜法宝,也是云创意威客网企业定位的价值取向。

较现有威客市场的C2C或者C2B模式不同,的模式更倾向于B2C2B。处于买方的任务者均为企业,网站将企业的设计、编译、数据录入等大型任务细分成多份,然后通过互联网分配给众多威客协作完成。使无形创意+有形创意不仅停留在产品交易层面,更形成一个庞大的交易链转化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其它类威客网站没有实体交易、流量小成本高、参与度和网站活跃度不高等弊端,从而使创意有效转化为资本,实现创富。

“这并非是子虚乌有的臆想,我们将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赵文涛表示,第一步,与德国红点等海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合作,确保威客网平台上的创意和服务能力是领先国际化的;第二步,在网站开展大规模的造星运动,炒作一批小型工作室、机构和个人明星出来,通过分成模式,使威客网成为他们的指定平台,保证这些潜在的生产能力、无形创意能够转化为有形价值;第三步,与百度、新浪等大型的拥有巨大流量的入口型网站合作,将他们的流量导入成为实际的创意需求,进而转化为交易任务,在平台上实现业务配比。

“威客”究竟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威客网CEO金岩表示:“简单说,威客就是靠创意创富的人。威客网类似于人们熟知的‘淘宝网’,只是在这里交易的是文化创意和创意产品,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

威客模式是怎样运作的呢?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任务和完成任务两个步骤来实现。以“百度知道”和“新浪爱问”这类早期威客模式为例,需求方首先在网站注册为一个用户,然后提出一个问题,等待威客为你解答。由于看到该问题的威客众多,所以通常会得到若干个回答,需求方从中选取一个作为最佳答案。被评为最佳答案提供者的威客便可得到网站奖励的积分和悬赏的积分。注册用户往往扮演提问者和回答者两个角色,体现了威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核心价值。

发力移动平台,广泛参与文化创意交易

目前,威客模式日渐成熟,国内威客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未来还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发展较好的威客类网站主要集中在北京和重庆,而西北地区暂无一家技术先进、商业模式好的威客类网站。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旺盛的供给能力,云创意威客网依托自身平台优势和特色,填补了西部文化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云创意威客网在整合省内优质资源威客任务的同时,旗下官方手机客户端也于日前正式登录移动应用市场。这是基于网站自身针对广大移动用户提供的移动终端产品,满足了雇主和威客们“随时随地”关注网站的需求。

记者在威客网上看到,目前在需求方的任务中,有设计创意征集,如赏金1.5万到2万元的第四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整体形象设计;有文案创意征集,如赏金在5万元到10万元的铜川照金牧场集体婚礼策划;此外还有商务创意征集、开发创意征集等。

金岩介绍说:“涵盖范围扩展到平面设计、方案策划、程序开发、线上招投标等专业领域。一方面,威客网运用现代网络手段,为需求方搭建起文化创意需求和进行文化创意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威客网聚集了大批高素质、高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的‘威客’,他们通过威客网将自己的智慧、技能转化为真实的财富。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自己的需求,人人也都可以当掌柜,卖自己的创意。”

云创意威客网在充分了解移动用户使用习惯的基础上,推出手机客户端,使威客模式摆脱了固有思维、地域、时间的束缚,以科技发展引领文化创新,为用户提供一个无门槛高效服务平台,帮助用户真正实现足不出户接订单,轻松享受获取报酬的时尚SOHO生活。

在设计使用上,威客网手机客户端实现了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在操作的便捷性和功能实用性方面实现了良好的兼顾,是用户方便的智能管家。通过手机客户端,用户可快速悬赏、招标和雇佣任务,轻轻松松完成任务,随时随地自己的需求,并可随时查看最新任务进度和预览稿件,同时还可在第一时间收发站内信、进行任务沟通,真正实现了高互动性的创意服务。

对于云创意威客网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云创意威客网CEO金岩说表示,“在各大电商家族自吹自擂新型商业模式的时候,我们大胆提出模式越简单越赚钱的思路,即让创意创富。在行业内筛选具有真材实料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找准市场定位,做细分、做独特。并且借助我们强大的平台优势和网络运营经验,帮助他们把流量变现,这很有可能成为网站未来的营收亮点。从这些角度看,云创意威客网将是一个充满‘钱景’的网站。”

“简单说,我们不仅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此展现、交易乃至成就自己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会创造经济效益。这就是我们公司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和谐体现。”赵文涛补充道。

云创意威客网上线之前试运营了一个月,没有做任何宣传,入驻机构和威客已达3000多个,每天以30%多的速度增长。金岩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威客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威客网将不断创新技术,利用便利的商业平台,实现文化创意与创意产品生产、推广、销售一体化,打造完善的特色文化全产业链。他们自主开发了多种移动终端交易体系,让全球各地的“威客”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性地参与文化创意交易。

上一篇:文化产业发展断想与“三思” 下一篇:教育是心灵交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