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羽毛球教学的创新举措

时间:2022-10-24 10:14:11

学校羽毛球教学的创新举措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学校羽毛球教学的实际现状展开综述,客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中国羽毛球教学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74-01

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羽毛球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如何开展好这项全民性的运动项目,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从中国学校羽毛球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探讨羽毛球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一 中国学校羽毛球教学开展的现状

1.缺乏高水平的教师

目前,由于国内体育院校开设羽毛球专业的时间不长,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人数相对较少,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师资源的短缺。加上人们越来越看重高学历,造成羽毛球专业的本科生就业难,研究生或真正具备羽毛球技能水平的人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及时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另外,一些从事羽毛球教学工作的教师并非羽毛球专业出身,只是从别的项目转过来,通过简单的短期培训或自学就开始了教学工作,根本无法真正掌握细腻、丰富的羽毛球技术,所以很难保证羽毛球教学的质量。

2.羽毛球教材单一化

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目前羽毛球教学的教材没有统一,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或教师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教材,但事实上大部分教材偏重于理论的东西太多,没有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运动能力出版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羽毛球教材。因此,教材选择的单一化或者片面化也就没有办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3.羽毛球的教学场地和相关比赛匮乏

除了学校羽毛球的教学外,这项竞技体育运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和热爱,但是现有的教学场地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开展和质量的保障。此外,目前中国虽举办有多项国家级甚至国际比赛,但是与羽毛球教学研究相关的比赛却很少。

二 中国学校羽毛球教学的创新举措

1.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教学人才

从现有羽毛球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提高教学水平,优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学人才,羽毛球技术细腻,要提高这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必须要求具备一支理论、技术、教学经验为一体的教学团队,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应该做好羽毛球教学团队之间的沟通,各团队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并扎实自身的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此提高羽毛球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还应该做好羽毛球教学的宣传和学习,经常派老师到技术过硬的专业训练队或俱乐部观摩、学习,提高教学的水平。同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还可以定期聘请一些专业的、有丰富经验的教练员来指导训练。

2.合理规划羽毛球教学场馆,并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

为了提高学校羽毛球的教学水平,羽毛球场馆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经过合理的规划,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场地。另外,还要提高现有羽毛球教学场馆的使用率,加强管理,灵活掌握场馆的开放时间,可以开展对外的有偿健身、有偿教学,以此实现羽毛球场馆的多元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组织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

高水平的比赛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使学生们在观赏高水平比赛的同时,领略到羽毛球运动的魅力,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羽毛球运动当中。同时,比赛也能使学生们通过努力训练后,有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这样也会使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到羽毛球练习中去,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但是,在设置比赛的时候,要考虑到各学校之间的实际差距,应按不同层次的水平分级别进行比赛。

4.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技术动作的演示,提高技术学习效果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观察过程中,知觉系统会引起学生对动作的深入认知,注意到动作的变化及其规律。利用多媒体录像教学可以完整地、准确地再现和重复动作过程,同时对一些比较复杂或较难教学的动作,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反复播放,以便学生充分地认识。除此之外,老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国内外羽毛球赛事的录像前,可以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观看录像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动作以及一些简单的技战术的应用,进而在接下来的实践教学中,就开始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技术动作的水平。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学校羽毛球教学的开展应该适应不同层次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同时,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健康性和系统性,体现出竞争和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努力通过学校选项课,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意识和习惯,为学生步入社会后开展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体质和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文超主编.羽毛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庄志勇.我国高校羽毛球比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6)

上一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的五年制电气自动化课程...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的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