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时间:2022-10-24 09:47:55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我国走建设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而且明确了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国务院2008年6月5日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多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坚持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作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各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充分保护中外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注重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促进自主创新,服务对外开放,监督和支持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知识产权审判制度。

依法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

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力度,严惩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2007年为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涉及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2684件,判处犯罪分子4322人。其中,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判处的案件904件、1371人,同上年相比分别上升17.56%和13.12%: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判处的案件477件、89人;以非法经营罪判处的案件1296件、2024人,以其他犯罪判处的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7件、42人。

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受理和审结了大量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案件类型覆盖所有知识产权领域,知识产权案件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2007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7877件,审结17395件,比上年增长25.73%和23.75%;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2865件,审结2870件(包括2008年未审结案件),比上年增长6.66%和8.22%;受理和审结再审案件39件和45件,比上年下降7.14%和增长7.14%。

在2007年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中,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案件占了较大比例。著作权案件新收7263件,占一审案件的40.63%,同比上升27%,其中,著作权侵权案件为4262件;专利权案件新收4041件,同比上升26.44%,其中,专利侵权案件2941件:商标权案件新收3855件,同比上升52.92%,升幅最高,其中,商标侵权案件2566件,同比上升45.30%;不正当竞争案件新收1204件,同比下降4.14%,其中,侵犯商业秘密案件211件,下降22.14%损害商业信誉、商业声誉案件76件,下降6.17%;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案件117件,上升14.71%:技术合同案件新收669件,同比下降1.76%:新收植物新品种案件113件,发明权和发现权案件5件,其他知识产权案件727件。

2007年审结的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中,判决6542件,占37.61%:调解1957件,占11.25%;撤诉(含和解撤诉)7693件,占44.23%:驳回297件,占1.71%。2007年未结一审案件4376件。

认真履行对涉及专利、商标等授权、无效和撤销案件以及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的司法审查和监督职能,2007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001件,同比上升41.78%,其中专利599件,上升30.97%;商标392件,上升66.81%。审结947件,同比上升35.09%。

加强审判指导工作统一司法裁判标准

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法院开展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工作开始,特别是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审判指导工作,共制定和修订了20余款知识产权司法解释,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合同、不正当竞争、计算机网络域名、诉前临时措施等知识产权审判的各个领域,涉及知识产权审判程序和实体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确保司法原则和标准的统一。2007年,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3个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依据,结合审判实践,重点解决了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中关于仿冒、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和界限以及民事责任的承担等问题。《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主要解决了侵权行为认定、鉴定、临时措施适用及责任承担等问题。2007年《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与2004年《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比,明显降低了侵犯著作权罪的数量标准:明确了侵犯著作权罪“复制发行”的含义,统一了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罪名适用,进一步规范了缓刑适用,以列举方式明确了一般不适用缓刑的情形,在依法适用主刑的同时,加大罚金刑的适用力度,明确了罚金刑适用的幅度;落实法律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公诉和自诉的规定,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刑事自诉权利;根据知识产权犯罪的特点,统一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充分表明了我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的具体举措和中国政府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做的不懈努力,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还通过案例等形式,对审判实践中的许多具体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指导。为解决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和专利侵权认定标准中的有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驰名商标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关于专利侵权认定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也在起草中。

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建设

2007年,各级法院围绕法院工作重点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在加强诉讼调解、落实司法为民、强化审判监督、增强裁判公信力、注重司法效果和宣传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各级法院认真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民事审判指导方针,加强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工作,着力化解矛盾,增加和谐因素,确保社会稳定。认真贯彻司法为民措施,依法加强诉讼指导和诉讼释明,向当事人提供知识产权诉讼指南,全面实行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和诉讼风险提示,积极探索举证指导和判后答疑,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强化

知识产权审判监督,落实再审申请审查听证制度,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及时进入再审。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特点,重视案件中的专业技术事实认定,充分发挥专家陪审员、专业技术人员出庭说明、专家咨询、技术鉴定的作用,增强知识产权审判的公信力。建立知识产权重大案件信息报告制度、关联案件沟通协调制度和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备案制度,确保知识产权审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注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通过“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及时公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

探索知识产权司法综合保护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涉及刑事、民事和行政审判等审判部门,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保护的整体效能作用是摆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了法院内部审判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包括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审判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与协调,以及知识产权审判部门与立案、执行、审判监督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力争形成整体合力,发挥整体效能。有许多地方法院根据当地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合一”的模式,以达到整合知识产权审判力量,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2007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内容不仅涵盖刑事审判、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也涉及立案、执行和审判监督;不仅包含基本的司法指导原则和政策,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对指导和开展今后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内容涉及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以及基本原则、严惩知识产权犯罪、妥善审理民事案件、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加强审判监督、健全执行制度、完善案件管辖和受理、加大赔偿和民事制裁、正确适用临时措施、注意专业技术事实认定、禁止权利滥用、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强化诉讼调解,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审判组织、做好职能部门间协调和配合、探索司法保护新机制、加强司法解释和立法建议、深入开展调研、开展司法建议、加大司法保护宣传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各个方面。人民法院还主动加强了与相关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协调,加强了与公安,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刑事执法中的工作配合与相互制约,加强了同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协作。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力量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取得巨大进步与最高人民法院着力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机制是分不开的。专利案件、植物新品种案件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一直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法院审理,实行的是相对集中的管辖。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具有专利、植物新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分别为69个、38个和43个。根据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发展的需要,经各地高级人民法院申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了40个基层法院审理部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目前,全国各高级法院和许多中级法院以及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都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从适应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要求出发,选配了一批业务素质较强、学历较高、审判经验较丰富的法官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审判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当然,在审判任务不断加重,案件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各级法院如何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如何进一步提升审判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扬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完成大批理论和实务研究成果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和各地法院知识产权庭注意总结审判实践经验,注重研究审判实践中的新问题,关注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和动态,使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建立在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2007年,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承担了最高法院重点调研课题《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问题研究》,许多地方法院知识,产权庭参加了该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法官的努力下,该课题圆满完成通过验收,有关成果将转化为司法解释。许多法院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热点和难点进行调研,包括外观设计专利司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网络著作权案件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审合一”;审判方式;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审判前沿问题;专利法修改中涉及专利审判工作的若干重点问题等方面。最高法院已明确提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体系,这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已经开始实施,知识产权审判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艰巨,人民法院要从国家大局出发,认真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将战略纲要落到实处。目前,需要抓紧解决的是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要求的“改革和完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简化救济程序”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从执法指导思想、机构人员配置、工作机制、工作协调等方面进行完善,通过整合审判力量,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能力,真正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各级法院要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审判的各项职能作用,以依法审理好案件为中心,以加大保护力度为努力方向,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为基本目标,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确保实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公正高效权威。

上一篇:案说奥运 第9期 下一篇:凯宫上演蛇吞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