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人性化的体现

时间:2022-10-24 09:37:10

景观设计中人性化的体现

1总平面布置

在图书馆的入口部分通过折线形式的大小平台与主体立体交接,同时通过楼梯和大台阶垂直交通衔接着地上与地下广场,方便人们使用。顺应规划要求,临内河设置滨水步行道及斜坡绿化带。-6.500层在图书馆食堂西侧设置台地绿化与±0.000层衔接,目的是为了起到一定的采光通风效果;南侧设计斜坡式绿化与±0.000层衔接,以达到景观上渗透,空间上的延续;±0.000层图书馆主入口前设计不规则的几何形草坡绿化及入口广场成为主体建筑的延伸;图书馆东侧区域综合运用下沉广场、瀑布、浮雕墙等元素强化了场前空间的内容。汽车与自行车停车场的位置设于-6.500层图书馆的西南侧,杜绝车流对上部人流的影响,提高活动安全系数和景观品质。在整个室外平台的设计中,绿化和建筑彼此融合,相辅相成。使其室外环境成为该建筑文化的延续。平台铺装、景观灯具布置均延续了周边市政平台的构图,材料一致,以保证整个文化岛平台的完整统一。

2竖向布置

根据山西省图书馆建筑设计施工图纸和长风文化商务区文化岛景观设计图纸,竖向设计中考虑尽量处理好本场地与建筑、周围道路场地的衔接关系,减少填挖方量。此场地采用平坡式布置,±0.000绝对标高定为786.6m,建筑主入口的室内外高差为0.3m;场地内最小坡度为0.5%。平台上设有雨水口收集雨水后通过雨水立管排至-6.500标高地面,再通过地面雨水口收集经雨水管系统有组织地排入市政雨水管。

3建筑立面设计

平台部分立面设计采用干挂万寿红色花岗岩板饰面;挡土墙立面设计采用万寿红色劈裂砖饰面;总体设计延续建筑主体立面色调风格,保证与主馆的统一完整性,同时力求营造一种来自传统院落、街巷空间的内涵。

4景观设计

1)铺装部分:-6.500层车行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停车场采用植草砖,在满足停车要求的同时也绿化了环境;沿建筑背立面一侧人行广场采用锈色面砖,沿建筑正立面一侧人行广场采用万寿红色面砖,并在铺装间增设不规则几何形花岗岩色带,打破了单一的铺装样式。-4.500标高下沉广场水池周围采用生态木地面,增加了读者的趣味性。±0.000层平台铺装均采用花岗岩,并在其中穿插不同颜色的色带,与平台下场地铺装色调相协调统一。

2)植物部分:充分考虑本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沿内河景观草坡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种植荷兰菊和八宝红景天,并在其衬托下沿景观路设计不同植物的树阵,例如新疆杨、杜仲、香花槐、紫玉兰、日本晚樱和元宝枫。沿图书馆周围广场种植元宝枫并主要位置点缀大型景观树国槐;在主入口前绿化种有国槐、香花槐、紫玉兰、日本晚樱、元宝枫、金叶女贞、胶东卫矛、紫叶小檗等等。整体景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以期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读书环境。(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志。《山西建筑》杂志简介详见。)

3)小品部分:a.景观雕塑:在图书馆主入口南侧挡土墙上设了一组以“书”字为主题的不同字体雕塑,让读者在阅览之余多多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b.瀑布:在场地东侧-4.500标高半下沉广场处设计了一个梯形瀑布水景,瀑布沿文化石饰面挡土墙缓缓流下水池,水池边设生态木步行道,并在步道北侧种植一棵大型国槐景观树,构成了一幅亮丽的风景。c.围树坐椅:在主入口北侧下沉广场设置了一排围树坐椅,以供读者休息,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创造美观大方的景观。

4)照明部分:沿内河景观草坡道路一侧设计高压钠灯,灯杆高度9m;沿建筑周围道路和平台设计金卤灯,灯杆高度6m;主要出入口平台两侧增设LED地埋灯;绿化周围设1m高节能灯;景观树下设投光灯;水池里设线性水下LED灯。通过轮廓照明、泛光照明、重点照明、水体照明、内透照明多种手法,营造出不同环境的视觉氛围,满足读者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追求。

5无障碍设计

1)坡道:出入口、入口平台处均设置无障碍坡道;同时考虑残疾人下入下沉广场,在景观草坡处设计了无障碍坡道。2)盲道:广场、建筑物入口处等设置盲道。3)标志:在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设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牌。4)停车位:场地南侧停车场设2个无障碍停车位。

6结语

本工程现已投入使用,在设计中所贯穿的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尊重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受到了大众及相关专家的广泛认同,作为一个建筑师深感有责任在自己的设计业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使我们的城市建筑室外空间更加和谐。

作者:陈艳妮 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下一篇:小学计算机课堂游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