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诊病患转运的安全隐患论述

时间:2022-10-24 09:26:07

对急诊病患转运的安全隐患论述

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轮椅或平车运送。但是对于病情比较特殊的病人,运送时如不合适,会导致病情加重。如脊柱损伤的病人,使用平车运送时未在身下垫硬板,容易造成继发性损伤;颅脑损伤的病人平卧时未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易发生呼吸道堵塞;休克患者未采用休克卧位,造成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发生不可逆损害。病情观察欠缺:年轻护士的专业急救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病情的评估及判断能力不足,未能洞察病人潜在的危险性,在转运过程中对病情观察有欠缺,延误病人的抢救时机。沟通缺陷:转运前未与病房充分沟通,病情交代不清,致使患者送到病房才开始准备床单元及抢救物品,使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交接过程中,患者病情、用药、生命体征等未交接清楚,一旦患者发生病情变化,不但会延误病人的救治,还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急诊病人及家属存在焦虑、紧张、急躁等情绪,当因病情需要将患者转运到功能科、放射科进行检查时,未与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未对病人家属作必要的病情告知,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1认真评估病情

急诊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主管医生要认真评估病情及权衡利弊,如果病情不稳定,应当采取措施使病情趋于稳定后再与护士一起转运病人。护士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积累临床工作经验,转运前对病人进行综合情况的评估,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生命体征情况迅速做出护理诊断,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能性、危险性,制定出转运的方案,避免转运途中病人病情突变而措手不及。

2落实护理安全措施

转运前吸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气道通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必要时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转运前检查输液通道是否通畅,各衔接处连接是否紧密,确保及时、持续静脉用药。检查各引流管是否固定妥善,是否做好标识,防止管道脱出。检查仪器运转是否正常,图像显示是否清晰。平车是否上好护栏,防止患者坠床[1]。(3)根据病情准备急救物品: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携带监护仪及抢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洛贝林、可拉明、多巴胺等;备好吸引装置、简易呼吸气囊、气管插管装置等,一旦患者在途中出现病情变化,就能及时有效进行抢救。

3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

为避免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转运过程中要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如脑出血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头部抬高15°~30°;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应使用轮椅转运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休克患者予休克,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2]。

4转运途中注意观察病情

加强急诊业务能力训练,注重对青年护士的培养,提高年轻护士对疾病的观察和应急能力。护士在运送危重病人途中要位于平车后方,注意做到“一看、二摸、三听”。一看:看病人面色、表情、呼吸的深浅、有无烦躁不安等,如患者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出冷汗等可能为休克,瞳孔变化很大程度上可反映颅内变化。二摸:护送人员发现问题,可用手触摸病人皮肤、摸脉搏,了解皮肤温度、湿度及脉搏情况,如发现皮肤湿冷、脉搏细弱,提示有休克的可能。三听:听患者有无、咳嗽、气短等,如由原来的不止逐渐安静时,应警惕病情恶化的可能[3]。只有密切观察病情,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对病人实施救治。

5加强沟通协调

转运前与相关科室电话联系,告知病人的病情,通知科室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必要时通知科室做好抢救物品的准备。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在交接过程中,将患者病情、用药、生命体征等交接清楚,并填写交接记录单后双方签名。转运前还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转运的目的及方法,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告知家属病人的病情,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危险,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急诊病人的院内转运,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在转运过程中,必须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准确评估病情、认真落实护理安全措施、备齐急救物品、采用合适的转运、良好的沟通协调、细致的病情观察是确保病人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基本条件,只有确保病人的转运安全,才能使病人得到迅速、有效的医疗救治,才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上一篇:面试形式介绍——面试的五大步骤 下一篇:对20例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的护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