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回归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24 08:57:17

课题回归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课题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课题回归课堂,让教师肩负课题研究与教学的双重任务。如何让课题研究植根于教师的心灵之中,让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立足课堂教学、作用于课堂教学,以课题研究实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是文章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 课题研究 课堂教学 回归课堂

曾几何时,课题高高在上,成了专家学者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广大教师隔空观花转而对课题敬而远之,课题进入课堂也多为纸上谈兵,空洞,无物。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题已经从上而下滑至基层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把科研做到课堂上,课题走进课堂成为现实,许多一线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与探索,解决了一个个研究课题。然而,当课题回归课堂,课堂教学又将如何改变才能让课题真正开花结果呢?笔者认为,应从课题研究思路做法的更新、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态度、课堂教学的空间和实效等方面加以重视,课题才能在课堂上站得住脚,课堂也会因课题而生动。

一、以“新思路”换“旧做法”,让课题研究深入教师心灵

不管做什么课题都需要有一个研究的载体或平台,以往我们总是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将研究建立在他人的研究结论之上,以理论支撑实践,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课题,这本无可厚非,但久而久之,就使得课题脱离了实践,研究也变得空洞苍白,这种做法体现出旧观念支配下的一切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因此,许多老师对课题有畏惧感,不敢搞课题,不知道论文该写些什么,对研究无从着手。我们在“十一五”课题研究时也走过一段弯路,对阅读的实证研究总是摆在环境、家长和绘本材料上,课题与课堂教学脱节,使得教师对绘本故事的内涵解读、对绘本角色特点的理解浮于表面,总是不能深入课题研究内容的本质。后来,我们对教师的阅读教学实践水平和指导阅读的能力停摆不前的现状进行反思,回头再看我们的研究才发现原来是课题没有很好地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相关联,教师在实践中对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缺乏思考。于是,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心从阅读环境、家长资源和绘本材料等方面移位于课堂阅读教学,并组织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学习和研讨、教师阅读教学展示与说课评比等活动,让广大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即为课题研究的实证课,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阵地。

如何从旧观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与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相统一?如何让课题和课堂有效结合在一起,这需要我们在转变教育理念的同时,去除“旧做法”,更新课题研究的思路,即让课题从实践理论再实践再上升到理论,也就是课题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来再到课堂实践中,让课题扎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之中。这样教师就会觉得课题并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课堂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研究与探索,经过自己的反思总结与提升,课题研究能结出累累硕果。这样能让教师从中体验到课题研究的成就感,就会从内心深处接纳课题研究的各项任务。

二、变教师“教”为教师“研”,让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过程,在目前课改的大背景下,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越来越人本化,也就是比较多地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但笔者认为,仅有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让课题回归课堂的目的是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幼儿的学习更生动活泼,这需要变教师“教”为教师“研”。

首先是研究幼儿。教师不仅在备课中要研究幼儿,分析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分析不同幼儿能力强弱的差异性,并设计针对性的教案。教师更要在课堂中研究幼儿,而且必须是在观察的前提下研究幼儿,先观察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态度,观察幼儿个体的、集体的学习表现,观察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材料等的互动,观察幼儿的行为过程,等等,再由所观察到的幼儿实际情况研究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中,教师带着课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中研究幼儿,课题得以自然地融入课堂。

其次是研究教法。课题回归课堂,让教师肩负课题研究与教学的双重任务,但笔者认为这二者不是平行的,相反是可以交叉,可以互补的,关键是要教师研究自己如何教才能让课堂更有效。幼儿园的课堂不同于中小学,因为我们面对的幼儿比较特别,他们只有3~6岁,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可塑期,他们懵懵懂懂但又活泼好动,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研究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所以在课堂中要努力为幼儿创设玩的情境,认真为幼儿提供做的材料,精心为幼儿准备、积累和提升生活中的经验。所谓教无定法,玩有则法,还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和教学实际不断地研究探索,不断地实践创新。

再次是研究成败。课题回归课堂,需要教师更注重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多查找课堂的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多从课堂教学的实效上分析问题,多从教师、幼儿、教法、材料准备等各个方面思考分析,如:教学目标完成度如何?幼儿学会了什么?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状况?为什么?笔者在教学某个环节中的问题出在哪里?等等,经常对课堂教学中的成败进行研究与分析,这样才能触及课题研究的实质问题,也能引领自己融入课题的核心。

三、用严谨之态抵消怠之气,让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活,推动着教育改革。学校是课题研究的主战场,教师是科研的主体。我们鼓励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同时,把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题普及于课堂之中。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用严谨笃学的科研态度对待课题,走进课堂,相反,有不少教师把课题研究看得很神秘,认为搞研究是专家或领导的事,他们认为自己没有精力或能力,科研门槛太高,能够上好课、管好班级就不错了,这种认识上的偏颇或不够强烈的课题研究意识导致了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出现消极怠慢情绪。有的从形式上看课题是进课堂了,幼儿园课程中有安排,教师也有组织相应的课题研究实证课。但从研究的实质上讲也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地用科学的态度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现象或问题,所谓的教学反思常常只有观察性的描述,没有实质性的深入剖析,而课题研究是要找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定要从现象看本质,即从一些表征性的现象中挖掘前因后果。例如在我园的阅读实证课中:不同的老师上同一节阅读实证课(教案由大家集体备课备好),有的老师上下来效果不错,但有的老师上出来效果平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差异外,教师课堂价值观的缺失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对课堂教学缺乏主动的思考,因为对教材缺乏积极的研析,因为对教学对象缺乏必要的了解,等等。我们常说态度决定高度,教师如对课堂教学抱有科研的态度,常想勤思,不仅课堂教学效果能有改观,自己的科研素养也会逐渐提高。

教师需把参与课题研究不仅当成是自己的责任,而且当做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课题回归课堂,需要教师本着严谨笃学的科研态度,课题、面对课堂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不消极、不懈怠,而是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让课题立足课堂,教师才能从中尝到科研的甜头。

四、展课堂空间重课堂实效,让课题研究作用于课堂教学

《指南》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核心理念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也即玩中学;在实践中学习,即做中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正规的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有生活学习活动,幼儿园的课堂空间对于幼儿来说应该是宽广的,涵盖了幼儿在园的各项学习和生活活动。因此,教师研究的空间也会更广。就拿我园的《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实用性资源利用的研究》这一课题来说,不仅要研究阅读教学中的绘本资源、教师资源,还要研究幼儿班级阅读区域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研究阅读环境资源的利用,等等。因为阅读区域活动是阅读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幼儿的自主阅读、阅读分享和阅读能力等的提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课题研究不能忽略的地方。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学习需要拓展课堂学习的空间,而不仅局限于狭义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课堂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我们要避免以偏概全的课题进课堂的研究思路。

另外,课题进课堂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研实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重视提高课堂实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引导生动的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让幼儿走进教师的教学。

总之,课题之于课堂,应犹如鱼水之相融,互相作用,彼此提高。只要我们用心在课堂教学中施播科研之养料,相信课堂之花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

上一篇:谈幼儿合作交往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转变机械基础课教学模式思维的有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