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10-24 07:34:27

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注重探究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学习教学媒体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实际教学中学生内在的情感往往并没有被真正的调动,导致课堂的随意性和低效性,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那么在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转变教育理念,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让学生课后提不出问题。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老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自己去取得知识,老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以后不需要老师。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勤于思考,富于联想,善于总结”,培养学生自觉地、努力地锻炼自学的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实效性的直接依据。如何面对大多数的学生,确定一个适当的教学深度,使之对学生而言既不太容易也不太难,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原有的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的需要深入研究之后,制定出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的教学目标,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二、注重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高效的课堂应当是思维的激发、培育和生长的场所,提高课堂效率应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度上下功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创设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具有较高价值的问题情景,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和氛围,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活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才智,引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和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学生通过感受拉开两个小橡皮碗需要用很大的力来体会大气压力的存在;再通过观察瓶内被热水烫过的饮料瓶盖上盖,温度降低后被瓶外的空气压瘪的实验进一步感受大气压的威力。

2.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创设物理情境是营造探究氛围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物理学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理念的有效手段。实际教学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差,主要表现:每一堂课都去使用探究的方法,一些简单问题也要学生经过“探究”来得出答案,以花费较多的时间为代价,违背了课改的理念;为追求探究效果,老师没放手让学生探究,不少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究的时间很短,分析论证肤浅,对学生“越级”问题忽略,甚至置之不理。教师在无形中控制着学生,致使其创新思维和能力被扼制。

营造让学生观察与实验的条件,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例如,教师通过演示不同的电阻丝与小灯泡串联时,学生观察的现象是小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引起学生的思考:小灯泡的亮度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电阻丝的哪些因素能影响电阻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探究电阻丝的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不能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层次上,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科学猜想法、实验法、类比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逆推法、数学工具法等。例如,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运用了科学猜想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探究“合力”和“总电阻”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法;学习“电流”和“电压”的时,运用了类比法。

三、充分发挥实验探究的作用

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品进行实验,例如:利用笔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利用塑料尺来研究声音的特性、摩擦起电,等等。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具有目的性、适应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并且要有目的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产生质疑、困惑、探索求解的愿望。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让学生回忆骑自行车时,不同情况下的感觉和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索并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覆盖?在使用地膜时,当雨水过后要注意及时揭膜的目的是什么?

四、师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给出适当的评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的鼓励、信任、支持是学生成功的基础。教师课后简单的几句总结,反思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教学中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真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出发,吸纳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中职学校校企联合办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