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07:18:45

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能够培养与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与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育是建立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之上,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对待事物推理能力的教学,将数学意识的培养和自身能力的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应用在教学中,使学生具有强的应变能力与适应社会与生活的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根据以上要求,新教材以应用数学的教学为终极目标,而传统数学教育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应用数学的学习。尽管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的问题,但在当前以考试为评定学生升学标准的时代,还是比较有效的(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与提高自我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思维)。

一、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创新思维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运用,探索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是我们整体推进素质教学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的竞争的载体是人才,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本人认为:学生、教师都要认清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

应用数学意识及创新思维,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感知及具体的数学活动方式的体验中形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就必须寓学科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之中。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应注重在教学思想、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上下工夫,所以应用意识说白了就是强调数学和时代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不枯竭的源泉,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的应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终目的,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在新课引入中展现现实原型,渗透应用意识;必须重视在例题、习题的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感悟应用意识;必须重视创设实际问题的条件与机会,培养应用意识;必须重视作业形式多样,巩固应用意识;必须重视通过课外活动收集应用实例,强化应用意识;必须重视在考试内容上增加实际问题的力度,考查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付出,需要长期坚持,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让学生从“为了获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而学习”改变到“因为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努力学习”。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平台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大体验成功的频率,有效激发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加强应用数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新的要求,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应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中要注重的新的课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不是简单地说一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并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应用意识与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解决的,我们必须长期地坚持将这一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创新、研究、总结、积累,才能有所收获。

(甘肃省通渭县新景初级中学)

上一篇:讲究家访艺术促进学生成才 下一篇:重视班主任工作中的“四放”培养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