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O审计软件快速实现身份证信息分析

时间:2022-10-24 03:53:24

利用AO审计软件快速实现身份证信息分析

摘要:通过对取得的被审计单位个人身份证信息数据作为查询基础,利用SQL语句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重号分析功能、时间分层分析功能,有利于快速核实人员的年龄构成情况,并确定审计调查的重点范围和重点内容。

关键词:身份证查询;重号分析;时间分层;确定重点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根据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对某市的一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为了保障库区被征地农户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低于土地征收前的水平,该市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对被征地农户进行了适当的补偿和社会保障。但在发放土地补偿款的过程中存在着各农户之间发放数额差异大,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为此审计人员从享受补贴人员的年龄构成入手,将身份证信息数据作为查询基础,利用SQL语句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重号分析功能、时间分层分析功能,迅速核实享受补贴人员的年龄构成情况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审计调查的重点内容。具体操作情况如下:

第一步:将土地补偿款身份证信息提取出来,形成身份证表。编写的SQL语句为:

select 序号、原序号、身份证号码、姓名、金额、住址 into身份证表 from 土地补偿款发放表。

第二步:将身份证号码由字符型转化为日期型。即修改表结构,添加一列,字段为“出生日期”将其赋值为日期型。SQL语句为:

Alter table身份证表 set出生日期 datetime

第三步:由原身份证证表赋值给出生日期,最后转化为日期型出生日期。为了实现此操作,我们根据我国身份证编码规则进行确定。根据我国身份证条例规定,身份证号码有15位(1999年10日1日前)和18位(1999年10日1日后)数字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地址码(身份证前六位)、出生日期码(15位身份证第七位到第十二位、18位身份证第七位到第十四位)、顺序码(15位身份证第十三位到十五位、18位身份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并规定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校验码(18位身份证最后一位)。通过身份证编码规则可以看出,居民身份证编号由原15位升至18位,其出生日期码由6位数改为8位数,即15位身份证年份由2位数改为18位身份证年份用4位数表示。根据这一编码规则,我们可以据此截取身份证日期,形成日期型字段。为了便于排序、分析,我们将15位身份证出生日期年份调整为4位。SQL语句为:

1.当身份证号码长度为15位时

update身份证表 set 出生日期=cast('19'+substring(ltrim(身份证号码),7,6) as datetime) WHERE len(身份证号码)=15

2.当身份证号码长度为18位时

UPDATE 身份证表 set 出生日期=cast(substring(ltrim(身份证号码),7,8) as datetime) WHERE len(身份证号码)=18

第四步:将生成的身份证表引入到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审计分析数据中,并执行排序表显示。

第五步:将身份证表进行数值分析。

通过对身份证号码进行重号分析,可以看出,身份证号码有重复的现象,重复次数2次。经查实,该户户名、身份证号码相同,但银行账号不同,每月发放2次土地补偿款,月均发放75元和20元。

再通过数值分析中时间分层分析功能,对享受补贴人员的年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操作过程是以出生日期字段为时间分层字段对享受补贴人员的年龄进行分段,然后以序号和金额字段作为汇总字段查看每个年龄段的人数及补贴金额合计数,最后导出到excel表计算每个年龄段的平均数。形成了享受土地补偿款人员年龄构成及补偿款发放情况的查询。

通过此表,可以看出截止2011年5月底,20岁以下的户数13户(其中15岁至20岁户主身份证信息断档),平均每户月补偿金额126.23元,较其他年龄段的户数获得的失地补偿款为高,年龄最小的2户户主为2004年2月份出生(审计了解到自2002年以后,因水库需加固,各农户的土地一直未进行调整,此年龄段不符合《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根据该法第二十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80岁以上的人员获得的补偿款最少。因此我们将20岁以下的13户和80岁以上的70户获得补偿款的银行卡去向作为重点抽查范围和重点内容,其他年龄段人员实行随机抽查。以此确定可能存在着弄虚作假、多领土地补偿款的问题。

经审计查证核实,部分农户确实存在着多领补偿款的问题,总额在47.95万元。

上一篇:价值工程在汽车业供应商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保险业战略规划的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