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变革与创新探讨

时间:2022-10-24 02:36:29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变革与创新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内容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变革与创新,服务于读者,实行人性化管理,利用自身优势,保障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73-01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重要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各种电子产品、媒介不断涌现,读者的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需求选择日益多种多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紧随时代脉搏,进行变革与创新,采用新媒介,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真正服务于读者,实现人性化服务。

一、图书馆服务变革与创新的理念与内容

(一)创新与升华服务理念

现代社会图书馆的新型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读者真实需求,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然而,高校图书馆服务往往忽略了这点,其服务理念主要是以“书”为主,把图书馆化身为藏书楼,坐等读者的到访,从而只能服务到少数读者,这种服务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了读者及社会真正对信息的需求和期待。这样的服务理念不但没有做到人性化的服务,反而浪费了书的价值,拉远了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图书馆在学校和社会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我们要创新、升华以往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图书馆员应积极从管理员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变,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满足在新技术飞速发展下读者群体的变化需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

(二)变革服务方式、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虽然一直在图书馆格局上有所变化,从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架到大流通模式,但还是局限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与读者必须面对面的服务模式之中。在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丰富化以及电子产品在高校学生广泛应用下,我们应当看清时展多元化下的信息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秉承传统服务模式的精华及经验,两者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更上一个台阶。

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变换创新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读者在学习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精神享受。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读者的自主借还、查阅信息;建立移动数字图书馆,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读者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多种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E-Book、笔记本等,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的图书信息查询、浏览与获取,并开展网上专题信息跟踪等。

网络环境要求高校图书馆不再提供单一的以图书为主的个体服务的读者服务模式,更要求我们为不同类型的研究人员提供不同层面的多元化服务,如文献查新、检索;图书馆要拓展服务方法,利用QQ、微信等与读者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征求读者意见,与读者拉近距离成为朋友,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信息资源保障,读者还可以利用手机、ipad等各种移动设备登录图书馆页面,利用扫描二维码访问,IOS、Android等应用程序为读者提供更便捷使用图书馆的方法。同时,图书馆可以面向社会人员开放,图书资源能得到更大利用,全民素质得到提高;也可以针对特殊群体的读者提供电话服务、送书上门、帮助查阅等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二、图书馆服务变革与创新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可以拓展读者的信息选择面,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一方面,图书馆需要对多元化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资源平台,从而方便读者,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必要的繁琐工作,更有精力、时间去学习、服务读者。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保障移动服务、网络的稳定运行,维护好网络信息资源系统,有效的开发利用现有知识资源,让广大读者获得更多、更好的文化知识与信息资源。

(二)加强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以现代化网络服务为主体,丰富信息内容、创新信息渠道、开展多元化服务,满足读者的各种不同需要,真正实现个性化服务,提高读者服务质量。这样一来图书馆不再只是单一的纸质图书的集合体,而是各种信息的综合体,使图书馆的虚拟文献资源无限扩展,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更新数据库资源,加大网上信息导航和服务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信息资源保障。

(三)深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深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帮助读者全面认识图书馆,学会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下的图书馆,掌握如何通过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技能,全面提升读者的信息能力、学习能力。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图书馆馆员有责任创造和提供一个学习空间。通过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帮助读者尽快认识图书馆的馆藏分布规律,掌握电子资源的查找、利用方法,锻炼其有效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发挥读者协会的功能,通过读者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完善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兴趣度、认知度和利用率,使他们能够提升自身的信息素质,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多元化资源。

(四)加强馆员信息技能培训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起着服务、引导的作用,他们能力、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前景。所以,加强工作人员素质是很有必要的。图书馆员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面对读者一定要尊重、理解,从内心把读者放在第一位,爱岗敬业,从读者的需要考虑,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方面知识的学习,还要掌握图书馆检索知识、获取信息的方法,锻炼图书馆网络操作能力。这样的工作人员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适应现代图书馆,成为图书馆服务变革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仅仅是基础性的,现代服务模式才是更高层次的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所以,图书馆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继承和发扬传统服务,并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为读者提供实时、准确、优质的服务,才能使图书馆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杜鑫.高校图书馆在导入RFID技术后的服务模式创新[J].农业网络信息,2011(1).

[2]苏洁.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与创新[J].成功(教育版),2009(10).

[3]李松楠.21世纪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与创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3).

[4]冯梅.新技术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与挑战[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4).

上一篇:汽车维护一体化教学探究 下一篇:在现代设计中“中国红”的设计价值与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