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四溢农家院

时间:2022-10-24 01:20:22

江西省景德镇市鲇鱼山镇关山村,是个典型的地理偏僻、人口众多、生产落后的农村。村里下辖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6个,有888户,3580人;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水田1960亩,旱地740亩,山林面积有5600余亩;全体党员人数35人。然而,近年来乘着改革和各项惠农政策的春风,特别是农家书屋的设立,关山村人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成为了文明村、幸福村、富裕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关山村,村民大多以种田为生,农民群众没有有效的增收门路,虽然勤劳肯干,大多数村民仍不富裕。富了脑袋才能富了口袋,思想观念落后,是缺少知识和文化的营养。经过努力,一个占地面积2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在2011年建成开放。

为方便使用和清净的阅读环境,书屋特意设在村委会新办公楼的三楼,连着村委会的会议室。会议室一般用得不多,平常都闲置的时候,摇身变成最好的阅览室。书屋里面的书摆放整齐有序,各式各样的书共有4000余册,按照科普类、种植类、少儿类等分门别类,摆满了整个书架,20多种报刊杂志也陈列在显眼的位置。图书的内容涵盖种植养殖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村民们在这里可随心所欲地翻阅图书杂志。关山书屋的管理员程仁财同志是转业的军人,虽身体上有残疾,腿脚不方便,但是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又兼村里的报账员,心眼细,有耐心。经过多年的图书管理经验,他摸索自创了“图书借阅索引”,既方便读者,又省时省力。他本人也在2012年曾获得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殊荣。自书屋开放以来,借书流量连年攀升,借书人数达5000人次。

书屋管理科学人性化

书屋有了,但如何供书、读书、管书、用书?关山村“两委”下了功夫,想了办法,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地让书香溢满关山村。在书屋开放时间上,灵活设置“贴地气”。坚持以人为本,以贴心、便民为准则,按对象所需,因地制宜调整开放时间。自书屋建成以来,农家书屋坚持每周一、三、五,星期天全天对外开放,深受广大村民的喜爱。除此以外,针对大众,尤其考虑到农村大都白天下地干活或外出打小工,晚饭后才有时间的实际情况,把借阅时间固定为下午16:00-20:00,大大方便了群众的读书。在制度操作上,规范管理“科学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书屋制定了《村民借阅制度》《管理员工作细则》《农家书屋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并严格遵守。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除了做到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接受、登记、制度上墙、免费借阅,为了保持书屋的“新鲜”,每年都会新增几百本图书,既扩大了容量,更与时俱进增加新的“精神食粮”。程仁财的每月300元管理员津补贴也是每月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在服务措施上,注重细节“暖民心”。作为图书管理员的程仁财,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他参照大型图书馆的功能分区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同时,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为方便读者借阅,开创了农家书屋办理“借书证”不收押金的先例,拉近了农家书屋与农民的心理距离,让每一个读者都感觉自己就是书屋的主人。只要求读者做到“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若丢失,照价赔偿”即可。此举不但增进了双方的信任度,而且使广大的农民朋友从感情上更贴近书屋,沐浴在党的惠民工程的阳光雨露之中,使农家书屋的效能最优化,价值最大化。

农民脱贫致富“加油站”

关山村是个有着上千户、人口过三千六百以上的自然大村。原来土地有些抛荒现象,种植、养殖户规模小,而且有些防治疾病技能跟不上往往造成亏本现象。自成立了关山农家书屋,这些种、养户已成为书屋常客,他们聚精会神阅读书籍,对种植养殖科学知识和预防治病一系列措施和操作提供了食粮,科学技能也有很大提升,从而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全村2700百多亩田地已没有抛荒现象,农民正朝着多种经营模式向前推进。现有种粮大户5户,种菜大户两户,养猪大户13户,养牛大户3户。养猪大户程国华年纯收入达40余万元,种田大户程水民年纯收入达20余万元。用这些养殖大户一句朴实语言:“我们的经济发展,一靠党的政策好,二靠农家书屋传经送宝,是农家书屋给了我们很多科学技能。”从而道出了农民对农家书屋的喜爱心声。关山村农家书屋的成立,给全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精神状态带来了改观。村里的书屋,已成为年轻人的“科技园”,儿童们的“幸福园”,老人们的“聚会点”。

如今的关山村,打麻将的人少了,看书的人多了,拼事业的人多起来了;关山村是个穷乡僻野之地,交通又闭塞,原年人均收入不高,现办起了农家书屋发展了多种经营,发展了生产,发展了经济,年人均收入不断提升。老百姓兴奋地说 :“程仁财同志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农家书屋给我们带来了福祉。”

上一篇:“中国智造”正当时 广汽本田打造智慧工厂 下一篇:石头,石头,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