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灌肠方法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3 11:50:38

两种灌肠方法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观察

小儿肠炎是儿科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感染性肠炎最多见,主要症状为腹泻,其病理生理为致病菌通过侵袭小肠粘膜,使得小儿肠道的绒毛细胞脱落或细胞结构破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发生。本病各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多见。好发于6月~2岁以内婴幼儿[1]

我院从2011年2月~2013年3月应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复方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慢性肠炎98例,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98例患儿均为同期的门诊患者,男56例,女42例;年龄5个月~1岁 36例,1岁~3岁33例,3岁~8岁29例;病程1d~3周;T>37.50C 58例,伴呕吐40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0×109L者68例,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给予头孢他啶100mg/kg入液静滴等综合对症处理。治疗组另外给予0.9%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排出后给予复方黄连素0.5~2ml保留灌肠。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大便常规检查无改善。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好转5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35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治疗组治愈率89.8%,对照组69.4%,两组在治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小儿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和偏远山区其发病率更高,其治疗的关键是拮抗细菌与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肠炎起病快、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使病情恶化。灌肠具有以下优点:1、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可以使肠道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毒素迅速随灌肠液排出体外,防止重吸收所致的高热。2、复方黄连素保留灌肠可以直接局部杀毒、抗菌,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3、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患者容易接受,而且费用低廉,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文祥.儿科急诊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1.

上一篇:江苏高考作文题审视 下一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