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3 11:09:15

如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为特征的一门新课程。它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类新型课程。

一、确立合适的活动主题

确立活动主题是实践活动最关键的第一步,它将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开展。这个过程教师要考虑很多因素,必须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兴趣和教师指导指导之间的关系。主题从何而来?可以是教师集体讨论的,也可以是学生议论的;可以是师生聊天聊出来的,也可以是地方教育局规定的……不管主题从何而来,最后进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主题一定是学生和教师双方协商的结果,这是确立活动主题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主题,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设计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网络安全,校园内外的语言伤害,课间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由此可以展开主题活动《安全教育》也很有实际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社会热点,确定研究主题。比如开展“保护家乡水资源”“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问题,更要能够很好地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来指导学生确定主题。比如我校每年都会举行童话节活动,学生对这个活动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在童话节期间开展“学生最喜爱的童话故事调查”“童话节服装设计创意大赛”等活动,这就使得我们活动的开展更具有实效性。

二、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有了一个主题,该如何开展活动呢?我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个课时,心里很茫然,没有底。在课前,我在网上找了大量的资料来学习,精心准备了一节选题课。当时选题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讨论得特别热烈,一个个都特别有主见,这是我在上其他学科课程时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我由此见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魅力,信心满满地等着下一次课的到来。然而,当我在第二次上课询问学生活动进展时,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没有一人回答我。我沉不住气再次询问,有几个学生无辜地回答:老师你没有安排、老师我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顿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选题课结束后,我并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指导,更有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而是一股脑全部交给学生,这的确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课后我又查阅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经过反思之后我决定调整实施方案,落实活动成效。所以,一个有序而完整的活动的前提是应该先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方案的制定,既有老师亲自制定的,也有师生共同制定的。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共同制定更为可取。这不但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能够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可行的活动方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教师在指导活动方案的制定时,应该注意一些原则:第一要确保制定出的活动方案能够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我们必须考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制定“垃圾分类”这个活动方案时,我原先设想带学生参观垃圾分类基地,但是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我一个人带不过来,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在与学生协商后,我就把实地参观学习改为观看视频学习。第二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要把活动时间、空间、活动内容和形式一一细化,这样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不会迷失方向。在刚开始制定活动方案时,我只与学生讨论了活动内容,结果是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了,有的小组比较拖拉,导致班级活动十分混乱而不可调控,大大减弱了整个活动的有效性。所以,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活动方案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实施好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落实活动方案,以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多样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比如调查、考察、访问、参观、测量、制作、社会宣传等。这样既可以避免活动简单枯燥,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锻炼、培养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培训,教授方法与技能。比如:如何进行采访?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写一个规范的调查报告。这些方法与技能是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的,只有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才能很好地运用,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活动的成效也会降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复杂的,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此时还需要教师对方案灵活调整。比如我在三年级举行“说说中国的节日来历”活动时,有两位同学对于端午节的来历的资料有了偏差。一个同学认为端午的来历是为了压邪,所以要挂菖蒲艾叶,小孩穿老虎衣。另一位同学则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所以要赛龙舟吃粽子。两位同学各抒己见,都认为自己查到的才是最标准的答案。就这么争论不下的时候,我适时建议全班以端午节的来历为目标,进行研究活动。就这样,一个新的活动主题就生成了。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实施的过程就是课程规划、活动方案落实的过程。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实现课程目标。实施好活动方案是让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进行的最重要的保证。

(作者单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

上一篇: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消化道内镜检查治疗患者中的... 下一篇:微写作让学生不再“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