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比心态

时间:2022-10-23 11:00:33

转型比心态

90%以上

转型期社会心态的变化,受价值取向的变化影响。据调查,目前社会心态已从传统价值向现代价值转变。这从人们的职业变动中可窥一二,总人群中,45%的人发生过职业变动。变动原因,23.8%是为增加收入,18.8%是为提高地位,47.9%是为想换个活法,只有9.5%的人是因为单位倒闭、迫不得已。就是说,主动改变工作状态的人占90%以上,绝大多数跳槽是为实现自我价值。

57.8%

在回答“如果您一直勤奋工作,突然通知您解约,怎么办?”时,57.8%选择有思想准备,马上自谋出路,只有15.3%选择向单位讨说法。就是说,大部分人已从组织导向、他人导向,转变成以自我导向为主。

9.5%

最明显的社会心态变化在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在“您认为下列哪些对您的人生最有用”一项中,前5位的选项依次为:金钱(28.4%)、人际关系(24.1%)、个人能力(20.6%)、地位权力(14.5%)、信仰(9.5%)。这真实地反映了信仰、理想正被实用功利所替代。

约50%

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是不能正确处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在面对“有人需要出手相助怎么办”一题时,近一半以上调查对象会表现出“不见报酬不救人”等行为。

2.3%

一项最希望得到的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选项前3位的是老实工作、清白做人(31%)、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28.2%)、过自己想要的生活(13.5%);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奉献社会的仅为2.3%,比例最低。干部、工人、企业管理者、新兴阶层多选择第二项,知识分子、农民、城市贫困群体更崇尚第一项。

51.2%

社会信任度下降是社会心态变化的一大原因。调查显示,有51.2%的人认为多数人还是讲诚信的,其中农村居民(57.6%)比城市居民(40%)占比高。公众对教授、中小学老师、法官等专业人员信任度较高,对保险推销员、演艺界名人、导游等服务业人员信任度最低。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目前总体信任指标低于60分的及格线,官民、警民、医患、民商之间普遍存在不信任。

36%

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社会心态对此认知不同。据调查,认为与过去5年比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的比例为63.4%,其中认为上升很多的只有9.7%,竟有高达36%的认为没有变化、略有下降、下降很多。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并未提升人们普遍的幸福感。

责编 / 杨宇

上一篇:化装监察 15期 下一篇:1,SPY之测试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