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23 09:43:55

论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实效、高效,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一直干扰着物理教师的教学思路,要真正体会现行教材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和科学素质。初中物理可从重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学生对探究活动的体验,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探究,既能减轻其学习负担,又可提高其学习质量。本人根据从教多年的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研究。

关键词:传统;思维;主体

一、对传统物理教学思路进行有效的转变

虽然以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对学生物理思维教育和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课上和课后的练习普遍采用没有目的性的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了对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要想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这种传统的物理教学一定要改革。教学改革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放到教学的首要位置。教师要做好教学的引导者,改变原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做法。其次,教师要在学习交流中对学生的进步和成功不断给予鼓励,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改变为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二、重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能力

要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能力是关键。重视物理思维的培养,是逐步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正确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物理课本教学中如何培养物理思维

在物理课本教学中培养物理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事物和规律有综合分析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组合而成,具有不同的属性,分析就是以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为客观基础,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以及运动规律,应当先了解事物组成部分和要素的性质、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学习“物体的质量”这一课时,教师应围绕三个知识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展开。根据测量的事物特性,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一些周围的物体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围绕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学会了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去了解物理事物,采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同时也放开了。

2.在物理实验中如何培养物理思维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在物理试验中学生能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思维,就可以使他们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有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地调动起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个好的物理实验思维,首先应具备善于观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兴趣。观察受到兴趣的调节和制约,兴趣的品质直接影响观察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小实验,运用生动的演示,有效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加强学生观察事物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令人厌烦的噪音”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实验,来阐述噪声的来源,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不同噪音感受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将它们分类。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放不同的声音,包括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通过实验,向学生提问,生活中的噪声是如何来,并引导学生讨论噪声的危害,同时对如何减少噪声展开讨论。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后,再结合声音的级别加以展开,结合噪声的控制增加了一个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目前,应试教育仍是当前教育的主流,在物理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思想,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将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推行,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重点,将讨论探究的问题设拟得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二力平衡”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将上堂课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进行复习,为二力平衡的学习起到一个支点的效果,然后向学生阐述什么是二力平衡,为学生设计几种情景。如你们见过哪些物体受力并保持静止?你们见过哪些物体受力并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生在热烈讨论之后,教师指出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受外力(牛顿第一定律);另一种则是受到平衡力作用。同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小的实验,体现二力作用之间的关系,做出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则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且还可以举例引申概念,如放在桌面上的台灯、铅笔盒,在平直道路是做匀速运动的汽车等。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加上教师的正确引领,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四、结语

总之,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力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培养他们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芳.初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探微[J].中学理科:综合,2008(7).

2.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安忠,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转.

4.张广奇.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5.赵贵玉.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浅析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判定 下一篇: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