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焦虫病的防治

时间:2022-10-23 09:21:45

摘要:从发现病情、现场检查、病理分析、诊断等方面,对马焦虫病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焦虫病的预防以及治疗的方法和措施。以期能给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焦虫病;诊断;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33-02

焦虫病是由蜱虫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此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7~9月是焦虫病发病高峰,这种病一般多发在牛、羊、马等家畜在放牧时被感染焦虫的蜱虫叮咬感染所致。

马焦虫病是马属家畜(驴、马、骡)易感染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该病的传播媒介是蜱虫,成熟的蜱虫通过叮咬马属动物吸吮血液时,病原体以孢子虫的形态随蜱的唾液进入动物体内,导致被叮咬的家畜出现一系列患病症状,焦虫病的发生具有地方性和散发性传播的特性,虽然该病的发病率高,但致死亡率低。2013年2月来自红松洼牧场的马患病已有5 d,一直持续有食欲不振的现象,经当地兽医诊治后,给病马使用了抗菌消炎及抗病毒的药物,但至今仍未见好转。先将该病例的诊治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

经检查发现患病马匹出现体温升高,个别个体体温升高至40 ℃左右;呼吸、心跳加速;精神萎靡不振;眼结膜黄染;非常明显的症状是唇、舌、卧蚕黄染,以及食欲减退。观察舌苔发现其黄且厚;排尿黄褐色并有黏稠症状,而且出现了贫血的症状。

家畜感染焦虫病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潜伏期为7~19 d;②病程一般3~15 d;③通常有持续3 d左右的高体温症状,体温40~42 ℃;④呼吸每分30~50次/min;⑤心率为70~80次/min,若患畜心率到达90次通常预后不良。除以上主要临床症状需要注意之外,根据发病期的长短,其症状有如下特性。

(1)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患病初期家畜的精神和食欲会出现异常情况,体温略有升高,眼结膜可见潮红,口色黄白。在此阶段不易被诊断,因此容易错过治疗时机。(2)发病中期的临床症状。发病中期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迅速消瘦,毛焦皮干,体温升高至40~42 ℃。口腔内有痰,不时出现空嚼现象,出现贫血及黄疸,排尿赤黄,次数多但量少,尿液状如都有,含血红蛋白。(3)发病后期的临床症状。如患畜发病到后期仍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出现身体后部麻痹,机体衰竭,体温下降至37 ℃以下,通常预后不良。

另外马属家畜感染焦虫病还有一些病理化的临床症状。例如可视黏膜出现苍白黄染;眼睑及舌下方出现出血点;鼻孔有黄红色液体流出;血液稀;肝、脾、肾有出血点;肺脏气肿、水肿,有充血。

2 诊断

马患焦虫病的诊断[1]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实验室病理诊断。通过采取患病中期的马的耳尖血制成血液涂片,经甲醛固定以及姬姆氏制剂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可观察到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的成对的呈犁型的典型虫体。

(2)通过临床症状诊断。高热、贫血、黄疸可作为马患焦虫病的基本诊断依据,可根据此3项初步诊断该病。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诊断依据就是马的第三眼睑和舌底有小出血点。

(3)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诊断。可根据该病发病的季节性特点进行诊断。另外从病马身上发现蜱虫也是诊断该病的极重要依据。

病例的诊断是经现场临床检查后初步诊断为马焦虫病,而后取马耳尖血制成血液制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的虫体,最终确诊的。

3 防治

马焦虫病的预防是建议马匹养殖户做好灭蜱工作,用敌百虫制成浓度5%的溶液对马棚及马暖棚进行喷雾。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通过向马食草料里加注盐水,清理马体表蜱虫。同时连续3 d肌肉注射三氮脒(5 mg/kg)的盐水配比液。

3.1 预防措施

(1)定期灭蜱,在家畜棚舍内一米以下的墙壁上涂抹杀虫药剂,杀灭蜱虫。(2)定期对家畜的体表喷洗杀灭蜱虫的药剂,以杀灭家畜体表蜱虫。(3)在马焦虫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到有蜱虫的地方放牧。(4)在马焦虫病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定期预防,以免发病。

3.2 治疗

目前针对马焦虫病通常采用注射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使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如下。

(1)贝尼尔,3.5~3.8 mg/kg,配置成5%的溶液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注射2~3次。此药只可使用一次,如连续使用可出现中毒反应,甚至致死。

(2)黄色素,3~4 mg/kg,配置成0.5%的溶液静脉注射,症状如未减轻在注射24 h后,补注一次。注射该药时切忌将药业漏到血管外,并且在注射后的数日内避免家畜在烈日照射。

(3)阿卡普林,0.6~1.0 mg/kg,配置成5%的溶液皮下注射。在注射该药后会出现肌肉震颤、出汗、起卧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与注射后4 h后自行消失。如未见副反应消失,可通过皮下注射10 mg/kg的阿托品进行缓解。

(4)咪唑苯脲,2 mg/kg,配置成10%的溶液分两次进行肌肉注射。

在采取药物注射的同时,如用维生素B12按每个个体1.0~1.5 mg的计量进行皮下注射,配合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马焦虫病虽然致家畜死亡率较低,但由于其在发病季节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严重影响家畜的精神和食欲,而且在发病初期不易诊断,容易延误病情。因此应在马焦虫病发病季节注意观察、加强消毒、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马匹因染焦虫病导致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赵德明.兽医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羊建平,张君胜.动物病原体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羊传染性脓包病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浅谈火力发电厂能耗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