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05-09 07:38:43

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广西省灵川县某猪场猪群发生以四肢游泳状、头往后仰、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的疫病,使用过黄芪多糖、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经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改用磺胺嘧啶钠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29-01

猪链球菌病表现有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脑膜炎型、化脓性淋巴结型、心内膜炎型,临床上脑膜炎型和急性败血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脑膜炎型链球菌病多发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与水肿病相似。发病初期患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便秘,浆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磨牙,直至后驱麻痹,共济失调,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颈部僵直,角弓反张。治疗不及时多以昏迷死亡告终,病程3~5 d。猪场猪群发病,经过临床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感染,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2013年3月5日畜主前来求诊,介绍其2月底从外县规模猪场购进了130头仔猪,体重15~20 kg,分别饲养在10个栏。2013年3月3日开始有两个栏中出现4头猪发病,使用过黄芪多糖、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治疗2 d,死亡1头,另3头病情恶化。

2 临床症状

3头病情加重的病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倒地不起,四肢游泳状,头往后仰,时而抖动,有1头的头部歪向一侧,嘴角流有白沫。同时另外有1栏中有3例新发病例,食欲明显下降,体温41.2~41.6 ℃,呼吸急促,有2头后肢站立不稳、全身皮肤发红。

3 病理剖检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充血,主要可见脑膜充血,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

4 诊断与治疗

(1)诊断:①剖检时取脑组织、淋巴结、脾脏涂片,对新发病猪采集耳静脉血液进行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见紫色球状成3~4颗球菌排成短链状,偶见有单球菌。②纯培养物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呈短链、长链状紫色球菌。③将病料纯培养物做生化鉴定,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蔗糖,产酸不产气;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结合临床症状制定了以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为主的治疗方案。

(2)治疗:①病猪隔离治疗,选用四川鼎尖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商品名)脑链红弓杀注射液,通用名为20%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兽药字2011(220242562),开始第1~2天按每 千克体重0.15 mL肌肉注射,2次/d;第3~4天按每千克体重0.10 mL肌肉注射,2次/d。经过4 d的治疗病猪恢复正常,原病情恶化的3头病猪已消除神经症状,可自行站立采食。②全场带猪消毒,饲料中加入湖南伟达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普安特),通用名为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兽药字2010(180011199),按治疗量每吨饲料1 000 g,连用7 d。③停药一周,未见新发病例,全场用链球菌多价灭活苗按每头2 mL做紧急预防注射。

5 小结

临床上治疗猪脑膜炎型链球菌时,一定要快速治疗,越早治愈率越高。磺胺嘧啶钠,通过抑制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经机体吸收可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易通过血脑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髓中药物浓度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80%,对恢复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明显。因此,磺胺嘧啶钠应是治疗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配合阿莫西林使用治疗效果更佳。

但是,在使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时要按照“首次大剂量,以后用维持量,症状消失后使用最小量”的用药规律。在大剂量使用的情况下,可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给猪只大量饮水,使其尿量增加,降低尿中药物浓度,加速药物排出,防止发生结晶尿。

上一篇: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羊传染性脓包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