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

时间:2022-10-23 09:12:51

信息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

摘 要: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它的应用有效的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大量的教学内容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展现出来,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结合信息技术,能够使问题化抽象为具体,使知识化枯燥为趣味,使教学内容化静止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地位,实现教学目的,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与者要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数学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实现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189-01

一、依靠信息技术构建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有效的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自主主动地追求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的教学。小学数学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个性极为强烈的小学生,现在孩子的各种行为主要是靠兴趣点支撑,兴趣能够引发其探究学习的动力,激发其求知欲望,进而提升学生依靠创新思维学习探究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构建合理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发掘其潜在的需求,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形成主动思考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多媒体形式为学生构建适合的学习情境,要争取将每一节课都营造出吸引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刺激学生创新思维形成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能力。新的教学环境主要关注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小学生正处在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时期,所形成的抽象思维还有很明显的具体形象特点。尤其是教材中的一些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等内容,以及题干之间的隐含意思和关联关系,小学生都不能实际感受,所以要通过表象加强理解和想象,感受深刻的含义,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锻炼,可以结合一些教学工具和现代化信息教学方法,实现动静结合的知识传授,能够形象的传授知识内容,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吸收,使其能够自主掌握学习内容,实现思维的创新。比如在学习求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依次分解图形,教师从最简单的正方形面积,到长方形面积公式教起,然后通过图形分解展示,进一步引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象具体的分析学习内容,能够举一反三的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开拓新的知识点。在引导学生掌握各个面积公式的同时,还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图形的关系,及计算过程的内在联系,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依靠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延伸,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随时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向学生提问,引导并刺激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尤其是在完成新的知识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筛选有关新知识内容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勇敢质疑,使其完成知识的提升和延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知识内容容量大的优势,加强课堂知识涵盖量,及时接收反馈情况,吸引学生的关注,加强学生的知识吸收水平,转变之前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其能够主动探究知识内容,刺激创新思维的形成。

四、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巩固和应用,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锻炼其实际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练习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智力。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动画设计将多项知识内容连结起来,形成统一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在引导联系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事例动画,运用一条等长的线段分别为成不同的图形,然后给出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以此求出另外的正方形,圆形的周长,面积,然后对比三个图形的面积以及计算公式,深化知识内容。这种共同探讨,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自然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就会相对几种,另外相关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连结,也提升了知识的掌握水平。

经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适当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数学教学更为生动具体,能够最为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深层次的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公式。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概念,使教学过程更为简单,实现动态具体的教学,完成实际生活和知识学习的衔接。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深化了教材内容,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吸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思维,在绝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并运用知识,形成新的创新精神和思维。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