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贴近生活

时间:2022-10-23 09:02:07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贴近生活

摘 要: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也应当贴近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出发点,探讨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背景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途径,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为机械的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贴近生活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通过生活中相关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喜爱,使学生能够体会语文知识的作用,体会到语文知识和课本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一线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经验,总结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贴近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具体探索如下。

一、通过教学形式生活化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流、描述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所感和想象,并用自己的思考将获得的信息描绘出来,用手中的笔描写出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在小学语文课堂开放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解放学生的思维定式。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有了观察和“看”的实际基础,学生再去学就能够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师在春天带学生去野外郊游,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将看到的小草、小鸟、花儿、刚发芽的柳树、冰雪融化的小溪的样子描写出来,并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想象小草经过了一冬天的冬眠苏醒后看到新的世界的样子,想象刚发芽的柳树在春风里飘舞的欢快。学生通过所见、所感和想象,写出来的文字肯定生动而且有生命感。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化的课堂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到的知识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正的素质的提高,而且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习的兴趣更高,学习的效果更好。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应当鼓励学生自我表达,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沟通表达自我想法,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抛出的疑问,通过互动、合作过程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上的提高。

二、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始被应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性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合作,能够使学生的知识认知和情感表达共同提高和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课、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被动”局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每个组员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分工,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能够积极参与发言,并且以往在课堂上比较活跃的学生能够积极带动相对比较沉闷和内向的学生共同参与小组任务或小组讨论,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尤其是有益于学生综合发展和健康发展的活动,可以积极引进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当用贴近生活的写作教学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写作教学中。如,让学生记录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有趣的事、高兴的或不高兴的事,通过文字记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内容生活化还应当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推进生活化教学。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培养学生语文生活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材十分多,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累都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宝库。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电视、电影、动画、幻灯片、照片、网络等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

三、通过教学理念生活化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需要长期的引导和培养才能完成,教师应当灌输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贯彻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方向,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掌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收集到课堂中,丰富了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能够真正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源于生活,因此生活中许多的实例都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情感交融,通过生活中的历史,有助于为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教材中没有的一些关于挫折教育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共鸣,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司马迁、鲁迅等的坎坷经历最后终于获得成功的实例,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为目标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同时,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例,丰富教材中的内容,例如讲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实例:2010年《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作为一个从小失去双臂的少年,他不断努力,最终用自己的双脚感动了全世界,获得了社会的肯定。从这个故事和司马迁的故事中,学生可以发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会获得成功。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既达到了知识教学的目的,又通过实际生活实例发散了课堂教学,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情感教育生活化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直观的想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调动了课堂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收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对汉语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使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更上了一个层次。小学生尚不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通常对课本中语言描述的情境不能形成直观的想象,如果教师充分利用现达的电气化手段,如音乐、视频、动画等将教材中文章描述的场景展现出来,必然会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用典型故事和案例,通过情感渗透,将故事中人物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善恶美丑融会贯通,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又通过情感体会加深了学生对善恶美丑的情感辨识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通过拓展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生活化水平

语文,顾名思义即语言和文学、文化、人文,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文学、文化、人文是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结晶。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也应当回归生活。语文作为一门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内容都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都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拓展教学有利于学生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拓展教学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例如,笔者经常组织本班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如,在暑期安排学生调查小河、树林、绿地等的被污染状况,并通过网络、图书等内容的帮助形成调查报告,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了解,还能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此外,在拓展教学中,还经常结合课本知识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参观工厂,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是怎么来的,使学生的社会观念不断形成。

总之,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素质教育推进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汤艳梅.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教育科研论坛,2012(10).

上一篇:开发搏进文化资源,拓宽生活习作途径 下一篇:浅谈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