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绘画作品欣赏策略

时间:2022-10-23 08:46:41

小学美术绘画作品欣赏策略

摘 要:在学生的绘画作品欣赏中,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策略,探索运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欣赏方法,引领他们睁开慧眼去发现美,发现作品中的美,同时体验审美的乐趣,提高审美品位。

关键词:低年级 学生绘画作品 欣赏策略

“欣赏・评述”的教学正在逐渐受到重视,课标指出,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因此,在小学低段的美术课堂中,有必要琢磨“学生作品欣赏”的教学环节。目前,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存在着这样两种现状:一为“不赏”,少数教师把学生是否完成作品作为课堂主要教学目标,只注重学生造型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得培养,当教室里出现一件件美丽又充满创意的作品时,教师却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从而忽视了对他们欣赏美、感悟美、评述美的能力的培养;二为“讲赏”,有的教师已认识到了欣赏评价的重要性,可他们的教学方式仍局限于灌输式讲解,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做简单点评小结,欣赏成了“讲赏”,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过程中。再反观我们的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词汇积累不多,语言表达并不饱满,用美术的语言去赏析作品,有一定的困难;另外,他们好动、喜好天真地涂鸦创作,让他们静下来,仔细欣赏美术作品,却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本文基于以上现状,以游戏融入低年级学生绘画作品的欣赏活动,多角度引领他们睁开慧眼去发现美,发现作品中的美,感悟生活中的美,同时体验审美的乐趣,提高审美品位。

面对一幅美术作品,低年级儿童感受更多是作品的表面,即能够直观看到的图像与色彩。仅停留在这一层面的欣赏并不能给儿童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这就需要教师联系低年级儿童的知识认知范围和思想实际,善于借助音乐、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多角度引领学生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触摸作品带给人的情感与情绪。

一、角色模仿――演情节活动类作品

低年级儿童喜欢用故事情节去评述作品,一幅看似简单的画面,却能被他们编出好多版本的有趣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欣赏特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画面内容有活动情节且易于表演的,让学生扮演画面中的某些角色,并在虚拟的场景中模拟活动和行为。在表演前学生需要选择要表演的作品,创编表演的故事情节,分配扮演角色以及确定各个角色的台词,但不需要对场景做特殊的布置。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帮助指导,所有的前期准备都由学生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角色模仿的欣赏活动结构如下:

在欣赏时组内同学要先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看到作品时想到的故事情节,再小组内集体讨论,选择一个故事情节版本,然后再确定每位同学扮演的角色、动作以及台词,表演情节等内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协助该组同学开展表演活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另外,欣赏画面的内容情节较为直观的学生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欣赏的内容,模仿画面上的动作表演,从而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如《爸爸妈妈真忙》一课,有学生画了妈妈在自己开的衣服店里卖衣服,有很多客人前来光顾,妈妈忙着给客人们作介绍。学生在表演时有扮作“妈妈”,有扮作“顾客”,“妈妈”忙着招呼“顾客”,介绍着各种适合“顾客”穿的衣服。

这种用角色模仿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发生角色的转变,在角色体验活动中增加情绪情感的认识,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和愉悦的欣赏学习状态中。

二、配音体验――说人物造型类作品

配音体验即是对某幅作品中的人物会说什么话或者正在说什么话进行配音表演。学生在配音时要观察人物形象,挖掘画面人物的情绪感受,设计配音稿以及说话语调语气,为人物进行语言上的再创造,体验人物感情进而体验作品内涵,使学生对画面的理解更形象更丰满。配音体验的欣赏过程由三部分组成:

观察感悟――欣赏绘画作品的画面人物造型,思考人物性格、所在场合等。

讨论研究――学生们对看到的绘画作品进行讨论,研究出一份合适的配音稿。

配音表演――请学生为人物配上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对人物的理解。

人物的表现在低年级学生的绘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喜欢用他们自己的感受去解读身边的人物,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感受描绘表达出来。当学生完成一张人物画时,他们总是迫不及待的拿着自己的作品给同学们看,在大家对作品人物的七嘴八舌的描述中,他们一起得到了精神的享受。正是这样,配音体验恰好是用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人物,运用“说”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神情神态等,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以及画面的理解,把自己对作品独到的见解充分展现出来。

三、听音选曲――配风景表现类作品

学生作品表现的内容是风景时,则适合运用感悟画面、搭配音乐的方法。听音选曲即是对看到的作品进行情绪情感方面的理解,并听几段乐曲,选择最符合作品情绪的乐曲,这是一种能让全部学生快速陶冶在愉悦氛围中的欣赏方式。教师先出示某位学生的绘画作品,请学生们一起欣赏一段时间,再播放几段音乐,让学生们选一选,哪段音乐更符合这幅绘画作品带给来的感受,并请学生说明理由。如教师可以播放相关音乐,由学生挑选在情绪上与画面内容最为匹配的音乐。音乐和美术同样是人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美术欣赏与音乐相结合,使知识易于理解、给学生愉悦,使他们获得审美。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可以把低年级学生面对画面时,能理解却不清楚该用怎样确切的语言进行讲述的感悟表达出来,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

在学生的绘画作品欣赏环节,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不赏”与“讲赏”,运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欣赏方法,多角度引领他们睁开慧眼去发现美,发现作品中的美,掌握用简单的话语或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上一篇: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创设 下一篇:口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