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3 08:29:30

隐性课程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理论,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推广。

关键词: 隐性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载体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及内涵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杰克逊(P·Jackson)在1968年他的一本书《life in classroom》中提出来的。这里的“课程”并非传统的“课程”,他只是借用了“课程”一词来说明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传统的课程外,还存在着一种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的产生重大影响的,并非显而易见的,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因为它与“显性课程”相对而存在于教育的过程,他把它命名为(hidden curriculum),我们可以翻译成“隐蔽性课程”或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使学生不仅学到课本中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动机、正确价值导向。其作用是“显性课程”不能比拟的。

隐性课程是对传统课程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学校开设的学科及其内容等“显性课程”,还可以学到许多其他的经验,如:学校的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所给予学生的经验和感觉;教师的人格魅力及教学过程中流露出的思想观念等都对学生的“课业及进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正是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整体性的教育经验。

“显性课程”主要通过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和固定的教学模式、教材教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隐性课程”却是将隐含的教育内容通过各种载体对学生进行缓慢渗透,这种课程虽然没有“显性课程”集中、及时,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学生的动机、态度、价值、心理,收到滴水穿石的效果,“隐性课程”避免了居高临下的说教和强制性的灌输产生的逆反心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造成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裸的形式进行,正处于这种年龄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①因此,“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②这正是“隐性课程”的优点所在。

“隐性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者等虽是隐蔽性的,却是由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只是教育对象并未明察,而在无意之间受到“感化”而已。隐性课程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环境感染、情感教育、启发式教学、社区活动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迂回”、“渗透”,追求长期的教育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与影响

20世纪后期,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并将隐性课程理论引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出现了大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说和理论,如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拉斯思的“价值澄清理论”,威尔逊的以分析哲学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理论”,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理论”,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前主席里可纳在他的《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提出要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营造情境化的教育环境的观点,此外还有英国人麦克菲尔等人创建的“体谅德育模式”等,这些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隐蔽性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体现了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功能。这些研究无不为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受这些理论的指导和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由以往的灌输向灌输与渗透并重转变,这种教育方法上的改革,已成为西方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特点。在实际操作层面,就是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场景、活动、文化、管理、传媒等各种形式之中,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引导教育对象自己去感知和体味,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的教育内容,从而把组织的意志转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西方国家的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其主要通过“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美国大学普遍开设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课程,还开设宗教学、艺术和社会、亚洲政治思想史等社科类课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西方国家也非常重视营造隐性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如美国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在学校历史、校园风气、校园环境等方面所体现和渗透的大学精神、美国价值理念等。除此之外,还通过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使学生在这些日常活动中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成长。这使得西方国家学校表面看起来“无德育”,实际上是处处渗透德育的“泛德育”。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更好更显著更长久。

总之,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比较系统深入,实践较早,效果较好。为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借鉴。

二、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

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及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运用的,能承载、传递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可控方式和外显形态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载体,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其分类也是多种多样,我们这里对应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而言,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所谓“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联系教育的主客体,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与内容、为教育主体所掌控操作并能使教育的主客体发生双向互动的显性形式与手段。这种形式与手段具有直接性、强制性、正面性的特点。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内容,二是教育主客体能够借助其发生双向互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较常见的有教学载体、大众传媒载体等。

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联系教育的主客体、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与内容,为教育主体所掌控操作,教育客体无意识接受,并能使教育主客体发生双向互动的隐性形式与手段。这种形式与手段对于教育主体来说是明确的、有目的的,但对于教育客体来说则是间接的、隐蔽的,如:活动、场景、网络等。

2.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都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它们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之下的两种并存的教育方法,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因此,“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显性课程”的研究更重视和深入,而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关注则要少得多。在此,笔者从对这两种课程的对比中谈一谈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1)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是教育主体事先按一定的教育目标设定的知识形态和理念形态,一般采用直接课堂讲授方式对教育客体进行一种强制的灌输。因此,教育内容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的特点。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教育内容则是间接的,教育内容隐藏并寓于一定的载体之中,是教育主体事先按一定的教育目标设定的方法论形态和情意形态。它通过创设教育情境、保持信息系统的开放性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种教育内容具有间接性、隐蔽性、非逻辑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的教育内容是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政治主张、行为习惯,这种教育内容对于教育对象来说是公开的、明确的。对于处于思想叛逆期的受教育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抗心理,从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反之,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教育内容是隐性的,教育对象并没有直接地感知到,这使得教育对象消除了思想戒备,在无意识的形态下接受了教育内容,教育效果更好。

(2)教育范围

在教育范围上,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的教育范围比较狭小,一般有其特定的群体、固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教育范围是教育对象在学习生活所能接触的所有环境和氛围,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隐含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以及其他的各种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作用,呈现出无所不在的全天候的状态。所以“隐性课程”比“显性课程”教育作用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其基本上覆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3)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的能动性因素。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在“显性课程”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当然的处于主体地位,是教育的主体,对教育对象实施有针对、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教育实践活动。而教育对象无疑是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主体的教育。而在“隐性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是教育的主体,这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来设定相关的情境来进行教育活动,同时还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文化层次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从而调动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愿地接受教育,能动地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我的观念和行为。从而使教育对象由单纯的教育客体转换为教育主体,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4)教育途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课程”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对教育对象进行传授的教育途径,采用强制说教等“灌输”的教育方式,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而“隐性课程”则是通过间接地把教育者所要传授的内容赋予一定的载体并通过特定的载体传授给教育对象的教育途径,采用“渗透”、“迂回”的教育方式,使教育对象自然习得品德和行为,追求的是一种持久的效果,这种教育效果对教育对象的影响也许是一生的。

不难看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课程”更多作用于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使教育对象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体系,为其思想品德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所以“显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而“隐性课程”更多的作用教育对象的内心体验,通过一定的载体把外在的影响因素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从而达到对教育对象的个性品质、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效果。因此“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今天,努力开发隐性课程势在必行,它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注释:

①②[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55.

③杨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参考文献:

[1]王艳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龚翠英.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刘军卫.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安徽大学,2011.

[4]邹渝.论高校隐蔽课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2).

[5]江立成,朱克平.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刍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陈万柏,张冬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7]黄光云.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理论,2009(8).

[8]蓝楠,陈燕,彭泥泥.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借鉴[J].全球视野理论月刊,2010(6).

上一篇:本硕一体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下一篇:通过“霍桑实验”谈谈对我国高校非正式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