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活力

时间:2022-10-23 02:52:49

激发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活力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精心导学,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教学中的课堂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教学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初中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记得我在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时,就文章的论点学生分歧很大,但考试的参考答案及长年的看法都认为论点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学生当时提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且说的也很有道理。为这个问题我亲自上网查了相关的不少资料,我们教研组也进行了讨论,最后确认这两个观点皆有根据,只要能言之有理都可以。就此我在班上开了一次辩论会,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十分激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的诱发了出来。中考成绩下来后,那个爱辩论的班级语文成绩没有一个不及格,平均分超过了区平均成绩。这个奇迹的出现,是因为我们改变了教学观念,采用了高素质的教育行为的缘故。不仅仅是这一次,教学中讨论的教学法是我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但是,为了防止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漫无目的地胡说,为了更好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因此,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①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②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③无论是单项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应注意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及其文学因素,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变苦学为乐学。例如教学《春》一文,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课前我先让学生广泛收集美丽的春景图,并且叫爱好美术的学生画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配上轻松快乐的乐曲,展示春的图面,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再引入《春》的全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不仅尽情的朗诵美文,还通过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自己喜爱的季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有效的强化与提高。

其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避免学生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看问题,语文教学要配合政治课教学,教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我一直坚持这样做:

1.结合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课本所选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体现了作者高层次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对这些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挖掘,逐步向学生渗透辩证的思维意识,使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

2.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开展阅读教学,同时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例如指导学生阅读《羚羊木雕》一文,在学生不同方的朗读课文后明确文章的主旨,学生分角色朗读中,读出了父母的坚决,女儿的无奈,朋友的宽容,深刻体会了文中人的内心感受。父母强迫女儿要回送出去的礼物,虽然孩子将家中珍贵的物品未征得家长的同意送出,但也不该这样生硬的对待孩子。在这次家庭矛盾中令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但是,如果用辩证的思维就不难看出:不管是成长中的孩子,还是教育孩子成长的父母都应更多的考虑教育方法和处事之道,谁对与谁错都要辩证的看,只有这样才会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避免矛盾的产生,家长才会在和谐轻松的环境里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路。

3.结合作文训练,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有了辩证的思维意识还不够,还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可以结合作文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布置题为《“开卷有益”之我见》的作文,大多数学生都抓住了“益”字,谈读书对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作用。也可以启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即“开卷未必有益”,改革开放几十年后中国已是物欲横流,不少人精神极度空虚沉迷于黄色书刊,沉浸在物质生活享受中,忘记了广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国家经济的发展匹夫有责,因此“开卷未必有益”。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下一篇: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师的提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