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时间:2022-10-23 01:29:41

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摘 要:在小学阶段,后进生现象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进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往往较小,却是教师不容忽视的存在。本文对小学后进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小学后进生可以分为逆反心理型、封闭心理型、自卑心理型、缺乏学习兴趣型,对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转化小学后进生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形成原因;转化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重点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既然是面向全体学生,也包括小学后进生。在小学基础阶段,对后进生的转化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小学后进生的概念界定、类型、形成原因以及转化对策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对教师在转化小学后进生时有所帮助。

一、小学后进生的概念界定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多动症)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也有论者认为“后进生”指学生的智力在正常范围内,在教育的条件下,学习困难及其才能未被开发的人。

综上,笔者认为“小学后进生”是指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在班级中品行和学业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小学生。

二、小学后进生的类型

小学后进生具有是非观念模糊、缺乏学习兴趣、意志力差、畏惧封闭、抵触逆反、自卑等心理特点。依据小学后进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笔者将小学后进生分为以下几种:

1、逆反心理型

这一类型的后进生从心理上把自己同集体分割开来,他们极易与教师、同学发生冲突,或者与学校、家庭对着干,通过这种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

2、封闭心理型

这一类型的后进生长期封闭自己的心理,他们不愿跟家长讲心理话,也不敢将学习状况告诉别人。他们害怕教师去家访,对周围的人采取躲避、疏远的态度,与教师和同学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3、自卑心理型

这一类型的后进生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他们渴望得到关注,但是遭遇失败时,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智力、能力,认为别人讨厌自己,从而越来越自卑。

4、缺乏学习兴趣型

这一类型的后进生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目的和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有成为其内在需要,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家长、应付老师,对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要求。

三、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小学生正处于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发展和完善的初始期和关键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各方面的因素所影响。笔者认为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因素。

(一)家庭因素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

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成龙”或“成凤”,但是如果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只注重分数,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影响学生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导致成绩不理想。

2、家庭教育不当

家长对学生的严厉粗暴或者长辈一味的放纵溺爱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严厉粗暴的态度会使孩子感到恐惧,当考试成绩不好时,会害怕将成绩告诉家长,或许会为此撒谎。溺爱也是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家长值得思考的问题。

3、家庭破裂

当今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父母离异,受到伤害最大的无疑是夹在父母之间的孩子。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健康逐渐发展的过程,父母不睦极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使学生产生自卑,情绪低落,感到人情冷漠,缺乏信任感。

(二)学校因素

1、学校方面

我国虽然已经开展素质教育多年,但是依然还处在一个“应试教育”的大方向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没有因材施教,只是因为成绩不好就被扣上“后进生”的帽子。

2、教师方面

后进生是每个教师都会面对的问题,而后进生在整个班级中只是少数,有时候教学上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针对“后进生”,从而忽视或顾及不到他们。教师的忽视会使“后进生”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使他们感到自卑。

3、学生方面

有时候教师无意中的行为会使学生感到“后进生”都是些不好的学生,是不受老师喜欢的学生,从而其他学生可能不喜欢这些学生,甚至讨厌、远离他们,这样的行为可能使“后进生”感到自卑,人情冷漠。

(三)社会因素

1、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良的书籍、影视等不良信息污染着学生的世界。小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发展的过程,易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违法,背离学生角色。

2、社会人情冷淡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在慢慢降低。由于“后进生”成绩不好,他们极其敏感,会认为别人说自己的坏话,使得他们不相信人,怀疑别人,有心事无处诉说,将心事藏在心底,日积月累,造成心理问题。

(四)个人因素

1、缺乏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求知欲,不了解知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消极对待学习,致使学习成绩差。因为没有适当的方法改变现状,会使之成为“后进生”。

2、是非观念模糊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发展的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认为向老师反映情况是“打小报告”,这是不光彩的行为,把同学之间相互包庇的行为当成“讲义气”。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学生道德是非观的形成,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3、意志力薄弱

后进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缺少学习的拼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少意志力,甚至直接放弃学习,使自己成绩变差,成为教师眼中的“后进生”。

4、消极的心理问题

在后进生中,总是存在各种消极的心理问题,如畏惧封闭、抵触逆反、自卑心理等。这些消极的心理问题势必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小学后进生转化的对策

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制约着学生正常的发展,小学生也是发展中的人,当他们被这些因素影响,变成了“后进生”,该如何去转化这些“小学后进生”呢?对此,提出转化小学后进生的对策。

1、了解、理解、尊重小学后进生,鼓励个性化发展

尊重和信任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同学,都应该尊重这些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品质、特点,教师应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适度宽容,鼓励评价多元化

许多文献中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中都提到:给予后进生适度的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后进生犯错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把评价作为一种教育,学会善意的批评,从不同角度评价后进生,引导后进生真诚的自我评价、创造同学互评的机会,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3、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加强沟通

各方面包括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多管齐下,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随时对后进生的变化进行多种评价反馈,使“后进生”的发展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甚至促进他们的发展。

4、挖掘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后进生亦是如此。从细节上去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表扬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他们感到自己也是有用的人。

5、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后进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学业上得到成功,收获自信。

6、加强认知培养

某些后进生具有是非观念模糊的心理特点。加强后进生的认知培养,树立正确的道德是非观,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赵阳.对小学后进生教育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

[2] 郭雪萍,李胜男.小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转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

[3] 李巨涛.轮小学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J].黑河学刊,2007,(6).

[4] 邱晓雯.试谈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及其改善对策[J].职教培训,2014,(10).

[5] 宾雨芳.浅谈小学后进生的教育对策分析[J].才智,2014,(1).

[6] 李袁媛.论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J].才智,2014,(6).

[7] 王敏.浅谈后进生的类型及教育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8] 王义德,王玉玲.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与措施[J].现代阅读,2012(12).

[9] 阿依古丽・阿布拉.浅谈小学后进生的转化[J].赤子,2013,(8).

[10] 杨露.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上一篇:“今天你阅读了吗?” 下一篇:浅析汉哈成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