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客运综合运输方式接驳研究

时间:2022-10-23 01:29:25

城市公共客运综合运输方式接驳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设置规划,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衔接。通过确立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设计原则,分析了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布局模式,并对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不同道路与交通组织条件下的常规公交停靠站进行具体设计。

关键词: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乘;枢纽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studied urban rail transport hub set planning, the city rail transport hub transfer cohesion. By establishing regular bus and rail transport interchange design principle, analyzes the bus and rail transport interchange conventional layout mode, and the rail transit surrounding the Station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egular bus stop for specific design.

Keywords: rail traffic; Conventional public traffic; Transfer; hub

中图分类号:U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轨道交通不同接驳方式现状分析

轨道交通枢纽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导,其规划建设、客流预测、规模布局、功能定位、换乘布局模式以及交通组织等因素将对客运交通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应该提高轨道交通与其它客运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水平。然而在我国城市客运综合运输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换乘枢纽发展缓慢,尤其是可供各种交通方式实现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尤为缓慢。

(2)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研究和枢纽的规划研究应该同时进行,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往往只注重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理论,而忽视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理论.

(3)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常规公共交通的互动关系方面缺乏深入研究,(4)有的城市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轨道交通网络,但是地面公交的线路、站点设置、车辆运营模式常常不能起到主动支持轨道交通客流的作用,反而出现了轨道线与地面公交线路走向重复,造成公交系统内部争抢客流的局面。

2.城市客运综合运输方式接驳的方法研究

2.1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 BRT、常规公交的线网衔接与客流交换最终都要通过换乘枢纽来进行。合理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不但直接关系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也是整个城市公交系统高效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2..1.1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宏观规划的基础上,分析公交换乘枢纽换乘客流的组成与规模,设计有效的客运交通方式组合来运送客流;根据换乘枢纽的交通量,规划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客运枢纽以加强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扩大轨道交通服务范围;研究轨道公交换乘枢纽的规模和布局,为后期的设计工作提供详细的规划条件;为公交换乘枢纽周围土地的使用规划提供指导性意见,使建筑的发展与交通发展协调一致。

2.1.2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的原则应体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便捷性、合理性和政策性,使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能有机的形成一体,发挥网络的整体运输能力。

(1)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换乘枢纽布局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

(3)换乘枢纽的布置与区域综合交通环境相结合

(4)公交优先的原则

2.1.3客流换乘分析模型的建立

现已开发的非集计模型种类很多,早期被提出的主要是 Logit 模型和 Probit 模型,其中 Logit模型由于形式简单,较为实用,但 Logit 模型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其效用随机项是单独假设的,Probit 模型虽然克服了这一缺点,但是该模型往往需依赖于极其复杂的 Monte Carlo 仿真算法或者多项式 Clark 求解逼近算法,因此人们对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又提出一系列的改进 Logit 模型。

2.1.4轨道交通枢纽选址方法

轨道枢纽的选址也就是确定枢纽内轨道车站设置的具体地理位置,根据其它客运方式站场(或枢纽)位置的确定性情况,此问题可以划分为下述三种类型:

①简单型枢纽选址:在其它方式站场(枢纽)的位置已定的情况下,仅确定轨道枢纽选址的简单情形,此类问题在轨道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的枢纽中比较常见;

②互动型枢纽选址:在其它方式站场(枢纽)的位置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轨道枢纽与其它方式

枢纽同时优化选址的问题,此类问题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的枢纽中比较常见;

③综合型枢纽选址:也就是上述两种选址类型的综合情况,在多种交通方式衔接的综合型枢纽中比较常见。

2.1.5换乘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轨道交通车站信息服务是指借助于声学、光学、电气等现代技术,在出入口、售票处、通道、站台等乘客经过的地方,通过广播、指示牌(板)、线路图、电子显示屏等各种方式有关轨道交通运行和交通方式换乘等静动态信息。完善的交通信息服务有助于乘客选择最佳行程路径,减少换乘的盲目性,从而达到提高枢纽换乘效率的目的。

2.2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合理换乘是交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只有两者换乘密切,换乘方便,达到时间与空间上换乘的融合,才能提高公共交通的辐射吸引范围,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速度快、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快捷的“ 站到站”服务,但不能提供“ 门到门”服务,它的集散能力往往与所换乘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周围的道路系统疏解能力密切相关。城市轨道交通重要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与常规公交方式共同完成的,这也说明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研究的重要意义。

2.3常规公交接驳城市轨道交通起终点的调整

2.3.1调整原则

对轨道交通沿线常规公交线网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以客流需求预测为依据,并确立轨道交通的骨干地位;

(2)对沿线常规公交线网进行抽疏或加密,实现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双赢的局面;

(3)在轨道交通主要站点(综合枢纽站和枢纽站)上,以放射的形式组织接运线路;加强轨道交通与接运公交线路的换乘能力;优先保留历史较长而运营效率较高的常规公交线路。

2.3.2调整方法

(1)常规公交起、终站点均在轨道交通直接吸引服务区内。(2)常规公交起点或终点在轨道交通直接服务区内。(3)常规公交起终站点均不在轨道交通直接服务区内。

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在轨道交通直接服务区内的常规公交站点(包括起点、终点和中间站点)都应尽可能调整到某一轨道交通站点附近,以方便换乘。经上述调整后,原有的一些常规公交线路己成为接运公交线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3.总结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系统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 与国外城市完善的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系统规划的成功经验的比较,从常规公交线网的调整、换乘时间和换乘距离、及站点设置形式等几个方面来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系统还存在诸多问题。

(2) 站点换乘客流量直接决定了换乘设施的布局和规模。

(3) 在规划层面和运营层面协调的基础上,介绍了轨道交通之间以及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地面公交优化调整的一般思路。

参考文献

[1]单传平.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交线网协调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王欲敏.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方式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0.

[3]岳芳,毛保华,陈团生.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选择[J].都市快轨交通.2007

[4] 覃矞,宗传苓.轨道交通接运系统规划方法[J].城市交通.2006

[5]崔艳萍,刘莲花.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都市快轨交通.2008.

[6]周伟,姜彩良.城市交通枢纽旅客换乘问题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信息.2005.

[7]曹玫.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客流一体化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王玲.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网调整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上一篇:隆胸的“那些事儿” 下一篇:怎么睡觉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