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院在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3 01:21:15

探讨我院在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对我院在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需要进行鼻部整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的整形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整形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鼻部整形的满意度。结果:在满意、不满意、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关键词】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鼻部整形;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04―01

鼻部整形是美容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目前很多追求完美的人群通过隆鼻术来抬高其低平的鼻背,以增加鼻尖的高度,鼻部整形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追求完美的人士所亲睐,如鼻梁的挺拔可以提高男性的阳刚之气等[1]。目前有很多鼻尖圆钝和鼻背低平的人群去接受鼻部整形手术,本文对我院在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的60例需要进行鼻部整形的患者均于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鼻部手术。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15例,占50%,女15例,占50%,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0.4±2.0)岁,且其中有2例患者曾经接受过单纯性假体植入隆鼻术,效果不佳。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占60%,女12例,占40%,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30.9±1.5)岁,且其中有3例患者曾经接受过单纯性假体植入隆鼻术,效果不佳。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鼻尖钝圆、鼻部低平、鼻翼沟不明显的现象。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整形方法,如单纯性假体植入隆鼻术。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的整形方法。首先进行术前设计,术前先对患者的鼻部正中线、鼻尖、鼻翼进行标记,通过清压患者的鼻翼两侧的软骨。对需要重塑的鼻翼软骨进行标记,并在鼻翼内缘与鼻小柱处设计“蝶形切口’’,然后进行鼻假体的雕刻,具体的植入材料为L型硅胶假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与鼻梁相适应的硅胶假体的雕刻,并将其浸润在庆大霉素中以备用。准备好后,则进行具体的手术,首先用盐酸肾上腺素和2%的盐酸利多卡因按照200000:1的比例进行混合麻醉,起效后,用11号手术刀按照术前设计的纹状将患者的皮肤切开,并将鼻背的筋膜分开,暴露部位上至鼻软骨的下部,下至鼻大翼内侧脚的全部,两侧直至大翼软骨的外侧,并沿着鼻背膜向下分离出假体的植入隧道。然后从内侧进针,外侧出针,从尾端进针,从头端出针的原则使受术者两侧鼻顶的距离缩短,对齐翼顶直到取得理想的顶部隆起和外侧下陷后,收紧缝线,这时将雕刻好的 L 形硅胶置入受术者的假体置入隧道内,直至置入的位置与外形满意后,再将缝线收紧并打结。再将受术者的鼻尖、鼻小柱皮瓣向鼻尖处推进,无张力覆盖假体的鼻尖部分用6 -0的尼龙风险将切口以 Y 形进行对位缝合,最后用无菌敷料包将切口包扎好。术后用连用3天的抗生素,并于7天后进行拆线。切记术后要用去疤药进行外敷,以防留下疤痕

1.3 观察指标[2]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比较具体见表一。可以看出,在满意、不满意、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3 结论

鼻部整形是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通过此项手术,能够使鼻部低平、鼻尖圆钝、鼻翼沟不是很明显的人得到明显的改善,且手术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3.4]。本文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的整形方法,在满意、不满意、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上,显著优于常规整形手术的对照组30例患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参考文献:

[1] 李风浩,庞建华,安可忍等.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36-37.

[2] 顾莉.探讨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20(9):37,39.

[3] 堵顶云,范飞,徐奕昊等.耳廓软骨联合硅胶假体置入修复隆鼻术后并发症[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68-69,80.

[4] 秦瑞雨,江华,袁相斌等.自体耳软骨在固体硅胶假体隆鼻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08,28(6):29-30.

上一篇:邹城市2007―丙型肝炎疫情分析 下一篇:临床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的小儿支原体肺炎52例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