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2-10-23 12:30:22

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优良教风和学风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身尊严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与老师深切交流,学会自我调节、教育、管理和成才。

【关键词】新型;教师;学生;关系构建;相互尊重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变革,教育的变革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更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从德国校园发生系列学生袭击老师事件到老师不注重形象打骂学生,无一不说明当代社会师生关系的复杂化,使得原本很神圣的教育与接受教育工作变得匪夷所思。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教师工作便难以收效。某校三分之一的学生被罚过站,五分之一的学生被罚过写作业;一位有多年教龄的教师,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一直是兢兢业业的骨干,而学生的喜欢率却不到百分之十,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自主能创新吗?这更让我们深切地感觉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多么迫在眉睫!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互不关心,双边活动就难以进行。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良教风和学风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课,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既满腔热情又严格要求的优良教风;学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 刻苦学习、 勤于思考、 虚心求教的优良学风,都有赖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可见,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师生关系是现代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不同,但在政治上、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师生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教师为社会培养接班人而工作,学生成为合格的接班人而学习。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可见,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是一种久远的、 使人终身留恋的美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必须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社会的良好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师生交往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1、教师方面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制约着教育的成效,也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必然要求教师树立一系列科学的教育观念。 一是尊重学生的自身尊严。生命是一个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学校教育过程是其生命历程的重要阶段。只有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才能使师生倍加珍视学校生活,才具有共同建设学校生活的动力基础。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在教师的思维和行为中,应贯穿学生一律平等的观念,不因学生的家庭和出身等各种因素分三六九等,而是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二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不断探索、认识和把握其教育规律,才能有效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教师而言,不断加深对于规律的深刻认识,是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重大任务。教师必须克服为完成任务而工作的思想,要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关系着下一代的成长与成才。只有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教师才能够认真处理师生交往,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协调统一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其中既有身体的健康发育和成熟,也有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教师只有遵循“以学生以本”、促进学生健全发展的教育宗旨来实施教育活动和处理师生关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得以建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教师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才能因材施教,更好的服务学生。

2、学生方面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教师是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成才的,不是洪水猛兽,学生应在“教师与家长一样,都是关心自己的健康成长的”意识形态下学习成长。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真诚的请教教师,与老师深切交流,帮助自己摆脱困难,揭开迷雾。学生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得到学生的尊重是教师的一种最大需要和满足。教师也会有缺点和犯错误,但学生应该通过正当途径诚恳地提出意见,决不允许嘲笑、 讽刺、 挖苦教师。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懂得尊师是人类的美德。在参加实践活动和做事情时要积极主动,学会自我调节、教育、管理和成才,不断提升自己的全面发展。学生积极主动,不仅可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而且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定做”发展计划。 总之, 老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打下良好基础,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德价值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2.01.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上一篇:师德与师生关系 下一篇: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