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路径分析及启示

时间:2022-10-23 12:11:58

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路径分析及启示

要:制度产品供给的规模偏好、追求规模经济的成长动力、追求信贷规模扩张的收益最大化成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重要动力。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跨区域经营背景下的异地分支机构扩张及金融市场上的主动负债是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两个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的增长,主动负债逐渐成为其重要资金来源。然而,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并不等于持续的价值创造,建立适应自身市场定位及战略目标的商业模式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路径分析;商业模式

Abstract:Scale preferences of system supply,pursuit of economies of scale and revenue maximization of credit expansion ar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for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city commercial banks. Through analyze the mode of expansion of city commercial banks in recent years,we can find that expansion of off-site branch and liability from financial markets are two important ways. And with the growth of scale of city commercial banks,liabilities from financial market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expansion of city commercial banks. However,blind pursuit of scale expansion does not mean the sustained value creation.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of banking sector,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usiness model to adapt to their own market positioning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is the key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 Words:city commercial bank,scale expansion,path analysis,business model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2-0065-05

一、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内金融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2012年6月,网易财经了“2011年中国金融500强”名单。在中国金融500强名单中有101家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上榜,上榜城商行总资产达到9.05万亿元、占国内城商行总资产的比重为90.68%;平均资产规模超过800亿元、中位值超过500亿元;101家上榜城商行除位于四川的达州商业银行位列第320位外,其余100家全部位列前300位,占中国金融前300强的比重达到1/3;北京银行以9564.99亿元的总资产排名第19位,超过广发银行,成为20强中的一员;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以6558亿元及5141亿元位列第21位和第24位。可见,城商行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行业一支重要力量。

二、城商行规模扩张式发展的利益诉求

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更大的规模意味着更多的政策红利,特别是对处于成长壮大期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规模更是其最重要的考量目标之一。目前,一定程度上“规模为王”的发展思路还在主导着许多城商行,这个特征在股东的利益诉求及地方政府的政绩要求上表现尤为突出。同时,就城商行本身而言,一定的规模是政府及同业认可的重要标志,更大的规模意味着更高的地位,这种基于高增长速度及规模扩张的游戏规则及利益平台进一步强化了股东及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资源投入力度。对于绝大多数城商行而言,规模逐年扩张已进入既定发展路径,它们认为只有沿着这一路径发展下去才是经营成功的标志。在此背景下,宁波银行2011年资产规模的下滑在业界成为一个重要新闻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至今为止唯一报忧的城商行。

三、城商行的跨区域经营及金融市场业务情况

下面选取几家有代表性的城商行,通过剖析其年报信息来展示城商行规模扩张的路径。

(一)跨区域经营是城商行规模迅速扩张的重要手段

2009年4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规定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将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由此国内城商行开始大规模推进跨区域经营,城商行异地分行数量明显增加①,跨区域经营从此成为城商行规模迅速扩张的重要手段。许多城商行在自身管理能力及相关资源允许的条件下积极谋划跨区域经营,逐步突破城商行区域经营限制,并利用宝贵的跨区域分行牌照推动同城支行开设。以异地分行为中心,建立“异地分行—异地同城支行”二级链式规模扩张模式,在经营规模上实现快速扩张,从而领先于其他尚未实现跨区域经营或跨区域经营有限的城商行发展。

1. 北京银行异地分行资产规模堪比大型城商行。北京银行于2006年成立第一家异地分行天津分行,随后又在上海、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设立八家异地分行。其中,2007年成立的上海分行目前已成为一家下设9家同城支行、资产规模达到656.68亿元规模的分支机构,接近温州银行全行的规模(2011年温州银行总资产为670.63亿元),而深圳、西安两家分行的资产规模也超过400亿元,并已分别设立了4家及3家同城支行。截至2011年底,北京银行九家异地分行资产规模达到2754.55亿元,超过宁波银行全行资产规模,与南京银行(2817.92亿元)相近,占全行总资产的比重超过28%;2012年上半年,九家异地分行的总资产规模增长了约56%,达到4132亿元,占全行资产规模的比重达到37.53%,较上年末增加近10个百分点,异地分行的贡献可见一斑。

2. 日照银行以跨区域经营为契机实现规模扩张。截至2008年底,日照银行存款规模约为130亿元,虽然在日照地区市场份额居于首位,但相对于国内其它地级市城商行,日照银行存款规模还较小,且增速也不快(见图1)。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日照银行很好地把握住了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黄金期,跨区域设立了两家异地分行,成功实现了存款规模的飞速增长:2009年4月,日照银行第一家异地分行——青岛分行正式开业。到2010年末,青岛分行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60亿元,贡献了2009年及2010年全行存款余额增长的34.29%;时隔一年,第二家异地分行——济南分行开业。当年年底济南分行存款余额即达到33.15亿元,贡献了当年全行36.83%的存款余额增长。截至2010年底,两家异地分行的存款余额合计93亿元,超过2006年日照银行全行的存款余额,占2010年底全行存款余额的比重达到30.56%。成功跨区域经营为日照银行规模的迅速扩张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截至2010年底,日照银行存款余额突破300亿元,资产规模超过378亿元②。

2011年是日照银行规模扩张的第二个转折期。当年,银监会全面停止城商行异地分行设立审批。受此影响,日照银行当年未新设立异地分行。反映在规模扩张上,2011年存款余额仅增加了23亿,增速降到近六年最低,远未达到2010年末制定的25%的增长目标。受负债低增长的拖累,当年资产仅增长不到5%。

3. 跨区域经营受阻,城商行寻求异地支行扩张。始于2011年的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审批收紧到目前仍无解冻迹像。关于城商行异地分行设立的量化评估标准至今尚未出台③。因此,很难判断监管层何时会重启城商行新设异地分行的审批。即使未来监管层重启跨区域经营审批,相关条件的设定将会更加严格,通过跨区域经营实现规模扩张难度将加大。

然而,正如前面的分析,通过跨区域经营业已建立起来的异地分行将会成为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异地分行——异地分行同城(异地)支行”二级链式规模扩张的有力武器。通过新设异地分行下辖同城或异地支行,城商行同样可以实现现有约束条件下的规模扩张,而这一路径俨然已成为特定政策环境下许多跨区域经营城商行的默认扩张路径。2011年12月,哈尔滨银行新设了成都双流支行等5家异地支行;2011年北京银行全年新增分支机构17家,其中除南昌分行外,新增异地分行下辖同城支行11家、异地支行1家,共计新增异地分行下辖支行12家,占当年新增支行数量的75%;2012年成功更名为广东南粤银行的湛江商业银行,2012年把重点放在异地同城支行的布点建设上,该行已规划广州番禺支行等14家异地支行网点 。

(二)金融市场业务是城商行规模扩张的第二渠道

毫无疑问,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机构扩张是城商行规模扩张的首选路径。然而,单一的规模扩张路径容易招致增长困境,规模增长不具可持续性。如何在机构扩张、从而吸收更多的存款这一被动负债资金来源之外寻求第二规模增长渠道,是城商行规模稳步增长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商行规模扩张历程中负债结构的分析发现,随着城商行规模扩张及同业交流日益频繁,来自金融市场的主动负债逐步成为这些城商行的重要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含五类,即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代客资金交易、以债券和黄金等为交易对象的自营交易、证券承销业务,以及以短期流动性管理为目的的货币市场拆放与回购交易。以国内某中型城商行的金融市场业务为例,该行金融市场业务就包括融资业务、同业业务、债券业务等在内的五大类常见金融市场业务。其中的融资业务就是城商行规模扩张的一项重要金融市场业务。

融资业务中的同业拆借所形成的同业拆入款项以及同业存款,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形成的主动负债都是城市商业银行融入短期资金的重要途径,是城商行主动负债的重要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商行做大规模提供了重要手段。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市场业务的战略需求,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日趋频繁,同业负债业务日渐成为城商行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是同业存款中的结算性款项,券商、基金、期货等第三方存管和托管业务在银行体系的沉淀资金不断上升,由于其成本较低(采用活期存款利率)和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已成为众多银行青睐的资金来源。下面以两家代表性城商行的负债规模及其结构变化来展示城商行规模扩张的第二渠道。

1. 广州银行: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经历2007—2010年的规模快速扩张,广州银行资产规模2011年末增长至20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3.45%。在这一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负债来源日趋多样化,除吸收除居民及企业存款外,其他负债来源成为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重要推动力。

2008—2011年间,广州银行存款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22%,同期来自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款项以79.51%的年复合增长率迅速增长,这一项资金来源由2008年的63.12亿元激增至2011年末的365.14亿元,在负债中的占比由2008年末的6.12%提高至2011年末的18.76%;与此同时,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从无到有。2009年达到46.40亿元,2009—201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73%,至2011年末达到249.16亿元、占比达到12.80%。上述两项来自金融市场的主动负债占比从2008年的7.64%提升至2011年的31.56%,逐渐成为广州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吸收的存款在负债中的占比则由2008年的92.36%降至2011年末的65.52%(见图2)。分析表明,来自金融市场的主动负债对广州银行负债扩张贡献逐年提升:2009—2011年三年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款项、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对广州银行负债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19.14%、59.80%和78.01%。上述两项主动负债对负债增长贡献度迅速增长,而同期存款贡献度则由82.35%降至28.84%。

2. 厦门银行:主动负债成为规模扩张的第二路径。与广州银行这样的大型城商行类似,中小城商行也在积极寻求主动负债来扩张自己的规模,主动负债逐渐成为中小城商行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厦门银行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负债结构多元化、金融市场主动负债逐渐成为规模扩张的重要生力军,而存款对规模扩张的贡献则逐渐下降。2007—2011年五年间,厦门银行的负债规模从171亿快速增长至670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增长最快的2008—2011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3%。在这期间,包括同业存款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在内的主动负债实现了111%的年复合增长,在负债中的占比从13.3%上升至28.2%,而同期存款年复合增长只有51%,其占比则由85.17%降至67.41%。

可见,无论是大型还是中小型城商行,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包括同业存款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在内的金融市场主动负债都成为其规模扩张的重要手段,成为其规模扩张路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变量。

四、规模扩张背景下的发展模式思考:规模为王还是模式制胜

经营及盈利模式的单一化使城商行严重依赖于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了维持利润的可持续增长,一定的规模扩张成为重要手段。制度产品供给上的规模偏好④进一步成为倒逼城商行持续扩张的重要推动力。

(一)规模扩张不等于价值创造

仍以北京银行为例。2012年上半年九家异地分行贷款余额占全行比重达到40%⑤,可是创造的利润仅占20.39%;即使考虑设立时间,以成立时间相近的上海和天津两家分行为例,上海分行资产规模730.85亿元,创造的利润总额为3.36亿元,而规模仅有396亿元的天津分行同期利润总额则达到3.63亿元。因此,机构的扩张、从而实现规模扩张并不代表价值创造能力的增加。因为不同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是不同的,资产越大并不代表价值创造能力越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配置于不同区域的不同资产所能创造的利润具有质的差别,资产创造价值不仅考验其规模大小、是否能够达到规模经济,它还考验创造价值所需花费的成本大小。一味不计成本的追求规模扩张,最终可能导致价值创造能力的大幅下降。

(二)商业模式制胜: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价值创造贵在可持续,短期利润增长并不能代表长期的价值创造能力。只有构建与自身定位、战略目标、客户群体相适应的商业模式方能建立起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的那样,“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1. 商业模式助推城商行竞争优势的培育。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商业模式是其经营活动的基本模型和蓝本,是指导其创造价值的完整商业逻辑框架。成功的商业模式所产生的差异化营运可以为城商行创造一整套属于自己的系统、流程和资产,有效避免竞争对手的复制和模仿,使其具有“异质性”,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当前,以小微金融为信贷发展转型主题的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小微金融产品的开发。因此,单从产品的差异化上很难区分不同城商行的商业模式。因为无论是从其产品的构成要素还是客户及市场定位都难以达到差异化的发展标准,而且即使在产品趋同的市场竞争中,营运的差异化并不代表产品差异化。但是这种一整套的由系统、流程及资产构成的全价值链整合性营运模式的差异化,更能创造出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竞争优势。比如以差异化、专业化的信贷调查技术解决小微信贷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难题,诸如“三品”、“三表”等专有信贷调查技术,以及专业化的培训及绩效考核模式,这些小微信贷的专业化营运模式都已成为这些技术拥有者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2. 不同商业模式下的优秀城商行代表。在小微信贷方面,地处浙江台州的台州银行是典型代表之一。这家连续四年荣获“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的城商行以其创新的信贷调查技术来解决小企业贷款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以客户账户现金流测算技术“测”客户经营现金流、以客户财务数据分析技术“算”客户资产负债账、以客户信息交叉检验技术“验”客户信息可靠性,基本能够真实地摸清客户真实经营信息,有效地解决小微信贷调查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台州银行这一商业模式为其带来了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及发展能力:台州银行单户融资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贷款客户占比超过99%,金额占比超过85%。2008—2011年,全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74%、2.46%、2.67%和2.60%,达到同业平均水平的2倍。与此同时,其不良贷款率从2008年的0.43%降至2011年的0.33%,成本收入比从26.73%降至25.69%⑥。

南京银行则以发展资金业务、构建债券市场特色商业模式在差异化竞争中培育竞争优势。南京银行是国内最早设立“资金营运中心”这一独立专职营运机构的城商行,“资金营运中心”全面负责全行资金业务的日常交易、投资、管理等工作,实现资金业务的专业化、高效率运作。正是凭借在这一领域的先发优势及后天经验的积累,南京银行在债券交易、债券结算、债券做市及债券承销等各个方面均位于国内商业银行前列,更是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商行⑦。

注:

①2009年共有27家城商行设立了36家分行、2010年则有45家城商行设立了59家分行,即使在跨区域经营审批受限的2011年仍有至少28家跨省分行、55家省内分行正式开业(2011年开业的异地分行多为2010年获批筹建的)。上述数据来源于城商行网站、《金融时报》等公开年报披露信息。

②数据及相关信息详见日照银行官方网站及年报。

③《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于2011年5月底透露,银监会正在就城商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拟定新的评估政策,各城商行正在进行自我评估,6月底或出阶段性数据,之后还将进行复评和抽评,最早8月底或有结果。但至今,具体的量化评估标准还未出台。

④如部分金融市场牌照对商业银行网点的要求、商业银行资本金规模制约其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规模、证券资金清算及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规模要求等等。

⑤详见《北京银行2012年半年度报告》。

⑥数据来源于台州银行2008-2011年各年年报。

⑦丰富的债券交易经验及高素质的交易团队使南京银行能够对债券市场走势做出及时研判,通过主动的资金交易、规模及结构调整获取市场超额收益。截至2011年末,南京银行资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09%,占全行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9.24%,较上年同期增加5.32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刘惠川,陈一洪.城商行跨区域经营之管控模式浅析[J].福建金融,2011,(9).

[2]程晓云,王红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研究[J].投资研究,2011,(3).

[3]林舒.同业存放与同业拆借业务的比较分析与改进建议[J].中国货币市场,2011,(8).

[4]朱建武.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因与行为逻辑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7).

[5]程愚,孙建国等.商业模式、营运效应与企业绩效——对生产技术创新和经营方法创新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7).

[6]陈一洪.城商行小企业金融产品开发探析——兼对北京银行“小巨人”产品体系的案例分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4).

[7]陈一洪.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趋势研判——基于动态演进及后发优势视角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2,(5).

SJ)

上一篇:论在农信社财务会计内控机制中如何不断完善内... 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