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员工培训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

时间:2022-10-23 11:59:20

论员工培训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需要通过培训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作为企业,只有加大培训力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才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员工培训与工作绩效是正相关系变化,员工培训成功就会效益倍增。事实说明,通过员工培训,企业会形成一支良好的员工队伍,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员工培训;市场竞争;工作绩效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18-02

一、员工培训的目的及客观要求

(一)培训目的

当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内涵:一是强调知识和信息作为知识经济的基础;二是强调人力资本和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人们终生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企业员工培训,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为提高劳动者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知识及操作技能而进行的各种教育和训练。其目的是改变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使他们为能在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达到企业要求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努力。

(二)客观要求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技术更新、产品更新、设备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一个企业要使自己的员工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努力提高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使自己的企业能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人力资源的优势;要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十分重视本企业员工的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这是关系到本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性任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力发展职工培训,不仅对企业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而且是目前市场竞争的客观现实要求。

二、员工培训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员工培训既要满足当前生产经营的迫切需要,又要具有战略眼光,做到未雨绸缪,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好人力资源储备。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要制订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培训计划。计划的制订既要立足于眼前,又要兼顾长远;既有针对性,又要考虑到连续性。要想把培训计划制订得切实可行,就必须对本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既要充分考虑到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也要考虑到社会劳动力供求趋势等因素,还要对培训的目标、方法、效益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在制订和执行计划中,要根据生产经营的变化,及时对培训计划作出修订。

2.要做到学以致用。培训不能片面,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应该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本着从实际出发,使培训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从而使企业员工培训真正成为生产经营工作的强大推动力。

(二)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基础能力,提高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在培训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普及和提高,既注意结合本企业中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强调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有超前意识,提高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和革新的能力,既要重视解决目前的实际问题,又要培养员工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三)分层次对待各有侧重的原则

企业培训要做到因才施教,也就是根据员工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务岗位、不同要求以及其他差异,区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培训的功能,使各类员工才能在培训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并在生产经营中得以实现。

1.对企业的领导层。主要领导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人物,对他们的培训应该是从提高其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入手。应该通过中、短期学习班或研讨会,国内外参观考察等方式,使他们了解本行业生产技术最新进展、市场动向以及最新的经营管理知识,使他们扩大视野、增加信息,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立足于提高他们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在本职工作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增强他们组织协调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3.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要致力于专业技术的提高,使他们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其他信息,使他们加速知识更新,从而跟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

4.对于一般员工,则要提高他们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通过培训,使他们成为有经济头脑、讲经济效益、精通技术、一专多能的人才。

三、员工培训与工作绩效分析

(一)培训——人力资本的投入

任何一项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收益。人力资本的投资与人的经济价值密切相关。人的经济价值,广义上讲,是指人力资本可被社会经济增长利用的,对经济社会有贡献的价值;狭义上讲,是指经济人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完成工作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应付非均衡的能力等。企业投资于人力资本的资产专用性培训,为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获得更高的企业利润。

(二)员工培训——效益倍增

人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价值。譬如,一个工人的技能的提高,就如同一部机器或一种工具的改进一样,可以节约劳动,提高效率。人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土地、资本等占有量具有同等的功能。员工通过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会使人力资本存量继续增加,从而提高劳动效率。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用他的“人力资本论”理论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只要企业开始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并挖掘迄今未发挥的潜力去实现企业目标,则职工个人生产效率提高50%并不罕见。”事实也说明,当企业培训投入了人力资本(培训费),职工个人也投入了成本(时间、精力等)时,就会使得人力资本的自我投资在付出自己的成本后,最有动力追求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以求得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其员工表现形式,就是在工作中释放能量,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为企业增加效益。

四、案例分析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资金、设备的投入,还有赖于一批具有共同目标、创新精神、专业才能以及敬业精神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随着时光的流逝,新人进来,老人离去,职工换了一批又一批,企业的结构性质也在变化,企业却在不断发展,仍就生机勃勃。其原因是企业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培养和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现有员工1 000多人。为了提高人力资本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多年来注重员工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具体做法是:

1.做好人力资源培训规划

年初根据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分类别、分专业、分层次对院内各处室人员结构、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预测和分析。针对各类人员工作需求及发展状况,制订全年培训计划。

2.采取重点人员优先培训

在逐年不断扩大培训面的基础上,重点优先培训科技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因为要让科技人员及时了解科技新动向、掌握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并及时用于工作实践中,就必须充分考虑时效性。中层管理人员,因为涉及到具体带队伍,要及时更新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

3.建立了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

如:建立了培训考核机制,员工培训结束后,由人事部门对其学习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于学历教育、新知识的短期脱产学习,要根据岗位专业需求、个人申请或指派,并经领导研究批准,形成了约束机制。在政策上鼓励学习优异者和自学成才者,充分挖掘员工潜力,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培训费报销办法要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挂钩等,使员工培训规范化、制度化。

4.有保证的培训基金作支撑

随着人力资源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大,也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基金的增量。根据年初制订的培训计划,对于培训费作为一项大的开支进行研究,压缩其他开支,确保职工培训费的正常运转。

通过多年来坚持员工培训,使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员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形成了以专业学科带头人带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经营管理人才贯穿中层干部队伍的基本框架,提高了设计产品质量,创新设计连年获奖,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语

员工培训是技术进步和员工发展的必然要求,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对员工培训再培训。企业只有重视员工的不断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保持有一支科学技能水准合格,价值观与行为标准都与企业要求一致的素质良好的员工队伍,才能提高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效率。只有不断地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才能保证企业拥有一批掌握本领域最新科学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的科学技术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培训已经是企业增加竞争力、适应挑战的法宝。

参考文献:

[1] 周文霞.人力资源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篇: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