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幸福政治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10-23 10:54:19

浅析中职幸福政治课堂的构建

摘要: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的场所,幸福课堂应是中职政治教学的理想境界,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顺利就业;也有利于不断提高政治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政治教学;幸福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45-02

课堂,对学生的人生旅程来说,是重要的一站;对教师来说,是完成使命的主要空间。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方式、交往程度、交往水平,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生活质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职学校,许多学生都认为,学好职业技能课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学政治课呢?抵触的思想情绪造成不和谐的课堂时有发生,为此,构建中职幸福政治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幸福课堂”的蕴义

幸福是什么?幸福本身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人们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使用它。有人认为,幸福是个体愉悦的心理体验;有人认为,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也有人认为,幸福是一种自我潜能的实现……笔者认为,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过程。因此,“幸福课堂”应是师生之间在完成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且均有愉悦体验的和谐课堂。在“幸福课堂”里,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氛围充分体现自由与民主、合作与挑战、趣味与美感、有序与活跃……

二、构建中职幸福政治课堂的意义

中职幸福政治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中职幸福政治课堂是以民主、平等、开放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使中职政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知识习得、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及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和潜能开发的过程。它克服了政治课堂普遍存在着的“教师权威”、“书本至上”,严重缺乏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缺陷。在互助的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讨论问题发表己见。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理解存在差异,通过同伴的互助、合作学习,将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幸福政治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中职幸福政治课堂发挥了中职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把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精神需要,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构建中职幸福政治课堂的策略

1、因学定教,从学生的认知、感情前提开始

真正的个人幸福必须在自由放松的精神状态下才有可能形成。要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就必须让学生在非权威的气氛中,形成积极的主观感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幸福。

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必然导致教学中的知情分离。教师要因学定教,明确教学的起点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学生的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认知前提就是学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情感前提就是学生对学科、对教师、对该课内容的兴趣和感情好恶。教师的教学必须从了解学生的认知前提开始,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学生认知中不懂不会的地方,才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解决的,学生情感中有质疑有冲突的地方,才是需要教师组织学生来体验辨别的。“因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定教”可以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方法多样,让互动成为课堂主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必须根据特定的主体(学生)与教材而定。用什么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多花工夫去琢磨。教师要放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的同时还要打破现代的电灌式教学,要改变独占课堂单向传递知识信息的教学局面,尝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目标导向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把课堂还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的教学关系的形成。

课堂教学只有使学生养成明智地理解,才能使学生学会自己理解生活、选择生活、驾驭生活,才能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选择自己的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在改造现实的基础上体验到幸福。

以往教与学仅仅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机械的互动层面,而没有落实到相互融合互动、共同进步的境界。教学等于“告诉”,教师成了“教书匠”。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教师鲜活的专业成长文本,幸福课堂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发,让师生在互动融合中获得知识与进步的幸福,使课堂学习始终是一个互动、融合、快乐、幸福的过程。

3、巧设问题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有研究表明,朋友关系是增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当人们同朋友在一起时,他们的积极情感最高,而同家人在一起时积极情感的水平较低,独处时积极情感水平最低。因此,教师应树立“教即学,学即教”的新观念。教师不再仅仅去教,通过与学生对话也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完成。不能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丧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化;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并不否认教师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令学生产生认知困难的情景问题,使学生产生想解决问题从而去认真思考问题的欲望,通过探索、研究,实现“问题”的解决。

要设置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及时将学生所呈现的问题分层进行归类,给学生设计类似游戏闯关性质的问题链,在较低层次的问题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较高层次的问题中激发学生挑战困难的欲望,同时教师放下“教”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成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者。这样更有利于减少学生的依赖性,使整个课堂形成一个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共同体,师生共同体验政治课堂的幸福感。

4、让体验穿行于教学中,营造真诚、理解、接受的心理氛围

这里所说的体验即是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神思、直觉、顿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并产生新的经验,使之内化为自我的感悟,成为对人的发展持续起作用的个性化知识经验。教学中的体验有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情感层面的体验与思维层面的体验,紧张性体验、庇护性体验与期待性体验等等。在进行体验性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体验的价值和作用,又要注意体验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用自己的心灵与教学内容相对接,了解教学内容所表达的本来意思,了解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解间接知识和真实生活世界的联系,将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的学习内容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经验。

无数的经验证明,学生只有在安全、愉悦的情境下,才会获得最好的发展。“真诚”是一种真实、纯正、信任的态度,它是课堂生活可靠性的前提条件。具体表现为教师的爱与信任,惟有对每一个学生的一如既往的完全具体的爱和信任,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其心情愉悦,才会满怀憧憬,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而任何对学生的猜疑、挖苦、讽刺、打击,都有可能把他们引入歧途,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中职教学中,特别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理解。对教师来说,要承认学生本来是不完美的,发展有一个过程。特别要看到学生的“过失”、“调皮”等不成熟的“发展”价值,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谋生的手段和学生改变命运的过程,它也应成为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师生的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精神享受。教育中的每一个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育者抑或是被教育者,都应转变观念,充分珍惜课堂、享受课堂。幸福的课堂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存在,是一种渴望,幸福的课堂更是一种信念。有了这种信念,我们就能有行动的勇气,就有在现实中践行教育规律的魄力,进而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参考资料

[1] 杨杰.让课堂幸福感回归[J].人民教育,2009,(12).

[2] 崔迎春.“活动单导学”模式与幸福课堂建构[J].吉林教育,2011,(7).

[3] 唐海朋.课堂教学对学生幸福的关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

[4] 朱佳.克服知情分离,打造幸福课堂[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7).

[5] 郭贵坤.构建初中思想品德“幸福课堂”[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2).

[6] 李明高.幸福课堂:意蕴、特征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上一篇: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下一篇:初中生变声期如何正确用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