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23 09:15:24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对策分析

摘 要:线损率的降低是供电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的体现,更是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电能线损管理的因素,探讨了降低供电企业线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供电;公司;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线损是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按种类可以分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和定额线损等。

一、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比较分析,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性问题。

1、对线损管理缺乏综合系统性认识

线损指标完成情况是线损管理水平高低的反应,而将线损指标分解之后,为完成这些指标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提供哪些物质保障及技术支持等却无人问津。将线损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后,线损管理工作几乎渗透到县级供电企业日常工作的每一个角落,线损管理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而各单位、部门又有自己的主营业务,线损管理成了“副业”,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线损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的推进,线损管理的职能式组织结构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电网坚强”所要求的“经济高效”被忽略,各职能部门更专注于它自己的日常工作,线损管理工作得不到优先考虑,线损管理中与职能部门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问题可能得到较好的处理,而那些超出其利益范围的问题则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各职能部门参与线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线损管理不被看作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3、线损管理激励机制缺乏对于线损管理

因涉及部门较多,激励机制是保证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既然线损率是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与电网规划、结构、运行状态、计量方式、准确性、电量抄核以及偷窃电、黑户等有关,那么规划管理部门、配网运行管理部门、调度部门、用电营销管理等有关部门在线损管理工作中又有什么职责呢?生产运行部门只负责运行安全、分倒路操作及维护抢修职责调度部门只负责配网运行稳定合理,下达操作令确保配网运行安全用电营销各部门执行用电各项规程、规定、法规制度等,这其中当然有线损有关的内容,比如抄表到位、电量差错、检查周期、普查任务、电表轮换、烧卡、调前合格率、错接线等等,这些也只是完成用电部门的考核,为线损管理出了力,也尽了力,但是,一旦线损完不成,因素自然很多,但各部门责任又有多大,难于说清,只能做笼统考核,同时存在激励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二、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1、采用多种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降低线路损失在供用电系统中有许多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在运行中不仅消耗有功功率,而且需用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如果不采取其他补偿措施,这些无功功率将由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的发电机供给,无功的输送必将造成电能损耗,所以应采用多种无功补偿设备并采用多种无功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的方式:应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这样就能达到降低线路损失,降低线损率的效果。

2、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电网运行电压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系统和用户能否安全经济供用电的大事,它是电能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衡量尺度。电压过低或过高都将给供用电设备带来危害和增大电能损耗。因此,把供电电压控制在规程规定10 kV电压允许偏移±7%的范围,是一项技术降损的重点措施。即改善电压水平,就是要根据负荷情况使运行电压处在一个经济合理水平。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电设备电压水平控制在额定允许的偏移范围内升压,是降低线损很有效的措施。

3、选择低损耗变压器入网,保证经济合理的运行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中的重要设备

据统计,网络中变压器的装机容量为发电容量的4~7倍,由于数量多、容量大,变压器的损耗为总损耗的25%~30%,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对线损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降低变压器损耗对降低线损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选用低损耗的变压器并合理确定配变容量以保证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4、提高计量准确性

对新客户及新的居民小区采用误差小、准确度高、起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防窃电、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且表损低的全电子电能表。合理设置计量点,逐步更换淘汰型电能表,减少计量损失。对专线用户安装具有失压功能、宽量程、高精度的多功能电子式电子表;为其他用户装设IC卡表,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及时查处现场各种计量差错。推广应用集中抄表系统,实现大用户和居民用户远程抄表。

三、线损管理最核心的工作――线损分析

1.综合线损情况

当月线损率情况,同去年同期下降(或上升)情况;累计线损率情况,同比去年同期下降(或上升)情况,分析下降(或上升)原因及计划指标值的完成情况。

2.线损分层(分压)、分台区分析

按电压等级、分线路、分台区进行线损分析,找出影响综合线损的主要10千伏层线损还是400伏层线损,针对性的重点分析影响线损率的某几条10千伏线路线损以及某几个400伏低压台区线损。

3.与上年同期对比分析

通过与历史同期对比分析,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由于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如高温期间用电负荷增长十分明显,与上年同期对比,通过参数值比较更能发现问题。

4.与平均线损率比较分析

一个连续的时间较长的平均线损率,能够消除因负载变化、时间变化、抄表时间差等因素造成的线损波动现象,这样的平均线损率更能反映线损的基本状况。与该平均线损相比较,就能发现当时的线损是否正常。

5.与理论线损对比分析

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偏差的大小,能看出管理上的差距,能分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四、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能资源的线损管理,有必要针对管理措施进行进一步整合,并实现管理创新:

1、转变线损管理观念,提高综合管理素质

转变管理意识,提高管理素质是电能线损管理的前提,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是与全体员工密切相关的,电能线损管理影响着整体经济利益的协调,因此,转变服务管理意识,拓展管理综合能力,针对点能线损现象实行责任管理,保障电力能源管理的高效科学性。

2、整顿线损管理机构,优化人才资源管理

线损管理组织结构的整顿要遵循与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实行线损管理与项目管理有机结合,另外,由于线损管理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在线损管理结构重建时不能与企业组织结构产生冲突。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优化整合人才资源,配置专业线损管理人员,实现电能线损现象的专业化管理。

3、加强抄核收管理,做好降损工作

完善抄表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表工作,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对员工加强培训,提高线损管理方面相关知识与重视程度,从而让员工熟练掌握降损措施,使其在抄表时避免人为错误、对数据更敏感、能及时发现现场数据差错,并利用其工作内容的数据促进线损管理的落实与实施,既而才能让线损管理成为供电企业上下共同的战略目标并加以实现。还需要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依托于激励体制,从而使员工积极的发挥作用。

4、加强电量计量管控,规划电网运行监测

加强电力能源输配电量的计量管理,是线损管理工作的基础。合理规划电网建设,实现电力网域经济运行是降低电量线损的主要措施。要科学规划电网建设,合理配置输变电设备,加强电网经济调度与检测,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前提下,加强电力线损管理。

五、结束语

供电企业要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在供应中要经济高效地传输能源,降低传输和分配过程中的损耗。加强线损管理,是提高供电企业经营收入,实现多供少损、节能降耗的手段。其实质就是尽可能地实现多供,实现少损,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辉.加强供电线损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现代经济信息,20l0.

[2] 吴竹媚.试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广东科技,2010

上一篇:论如何提升供电业窗口优质服务水平 下一篇:EPON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