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旅游理念下的无锡运河文化旅游开发

时间:2022-10-23 09:00:55

深度旅游理念下的无锡运河文化旅游开发

摘 要:深度旅游以达到增长阅历、调养性情、提升境界为目的,感受旅游地的文化风情、历史人文,以及当地生活习俗。无锡古运河两岸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都有广大的市场。无锡运河旅游将运河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但是在深度旅游开发上还存在着不足,因此将环境、文化、体验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开发。

关键词:深度旅游;运河文化;无锡运河;开发

一、深度旅游概述

深度旅游(In-depth travel),是指旅游者在做了大量的调查之后,通过在当地的游览,进行文化的触碰、历史的感悟,探寻神秘的世界,自觉自愿地与当地社会和民众进行接触和交流,以达到增长阅历、调养性情、提升境界的目的。旅游者在选择深度旅游时,一般一次外出只选择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跑数个景点。旅游者在深度旅游过程中,可以感受旅游地的文化风情、历史人文,甚至是当地人的生活习俗。深度旅游之所以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在于它强调旅游活动本身的内容,以及旅游者本人心灵的自在体验,旅游中的强参与性。因此,人文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度旅游在我国刚刚兴起,还没有到达高峰,仅有小部分人真正参与其中。

二、无锡运河文化旅游开发

京杭大运河是不同时期,利用许多天然河道、湖泊分段开挖连接而成的。无锡段运河属于江南运河一段,北起洛社镇,南到无锡与苏州边上的望亭,全长41公里。其中,无锡城区段自吴桥至下甸桥,全长约11公里,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穿城而过的河段。

(一)无锡运河文化旅游资源

无锡古运河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运河两岸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文物遗迹和历史街区等,内涵十分丰富。无锡段运河曾被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称赞为“中国运河绝版之地”。

1.浓厚的吴地民风民俗

从民间工艺方面来说,锡剧、吴歌、丝竹各放异彩;民间工艺上,惠山泥人、纸马、锡绣也是独具特色;至于河灯、庙会等,更是一份珍贵的民俗遗产。

2.水乡特色的古建民居

运河边上有众多的民居民宅、牌坊群、水码头等,如3000年前吴地祖先开凿的伯渎港,迄今600多年的古窑,还有民族工商业“十里长街”南长街等。

3.特有的水弄堂

无锡古运河特有的运河景观就是水弄堂。在运河边上排列着临河建筑,枕河人家的水码头、临河街坊、弄堂等组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这就是“水弄堂”。无锡古运河段的水弄堂整体形式保存良好,是无锡段古运河最独特的景观。

4.庙观齐全的宗教文化

在运河边上,宗教文化也十分兴盛。宗教建筑中,最负盛名的是被称为“江南最胜丛林”的南禅寺。至于道教建筑,当属南长街上的南水仙庙,是水仙道院所在地,也是无锡道教协会会址。

5.闻名全国的民族工商业文化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地位在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民族工商业源于无锡地区累积下来的经济基础。无锡是历史上有名的米市、布市、丝埠、钱埠,而这些都是和运河运输息息相关的,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银码头都是设在运河两岸。在民族工商业兴起之初,许多工厂也是运用了运河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在运河旁建立工厂,如薛南溟的永泰丝厂,以及杨宗濂、杨宗瀚兄弟集资创办的无锡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业勤纱厂等。运河两岸现留下工商业遗产30多处,在国内也是闻名遐迩。

(二)无锡运河文化旅游市场因素

从国际市场上来看,大运河是海外旅游者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途径,在海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运河见证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达、文明的昌盛,这种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对海外游客造成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沿运河旅游在世界各地都是十分受欢迎的线路。

三、无锡运河文化深度旅游开发

(一)无锡运河文化旅游市场现状

近年来,无锡运河旅游走的是将运河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路子,将景观与人文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主要是体现在以清名桥、水弄堂为代表的古运河文化风情旅游区,其特色是以“桨声、灯影、古桥、民居”构成了一幅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图”。除了民居建筑,还包括1.5公里长的水弄堂,深邃悠长,周围河道纵横。

此外,在发掘无锡运河的文化方面,是将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水体、人物活动、古代遗迹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动态博物馆”,同时对古运河和古建之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和传承。

但是,无锡运河旅游开发上还存在着不足。主要在于旅游硬软件设施还不够完善,游船数量和功能有待加强,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以及从业人员文化素养有待提高。此外,沿河建筑过于密集,部分建筑一直存在损毁严重的问题。第三,古运河两岸建筑中,除清名桥外,建筑风格较为相似。最后,古运河的水质也有待改善。

(二)无锡运河文化深度旅游开发

1.环境开发

运河是运河旅游开发的基础。运河水污染、部分河道不畅,会极大的影响运河旅游的发展。因此河道的定时整治和清理、环境保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其次,两岸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建筑的兴起,可能会使得运河的古老韵味减弱几分,因此在改造布局上,应该注意人工和人文的结合,两者协同开发。

再者,对无锡运河流经的区域进行整体规划。修复古迹、增加景点时,从整体的视觉观感出发,平缓有度,文化和功能设施上实现衔接,新建的建筑、河道中的船舶和周围民居、市场融为一体,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也要具体考察后设点建造起来,营造出一个悠闲的休闲消费场所。

2.文化开发

无锡古运河的文化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水乡生活、人文民俗以及民族工商业文化,以文化为核心,以清名桥为点,水弄堂和水路为线,使无锡古运河旅游区成为集遗产、休闲、文博为一身的旅游景区。将无锡古运河的独特之处、原生态文化展现出来。可借助运河,沿岸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旅游专线,古迹探幽、民俗风情、当地美食、小巷深处等,提升观赏层次,从文化展现到深度解说等方面加以改善,带动运河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无锡运河文化的内涵不仅仅在于运河本身,运河文化可以深入到无锡市井文化的各个方面,与整个无锡城的经济、产业、历史、城市建设、民俗直接挂钩。无锡旅游对外宣传时,也应该给运河留出重要的位置。

对于运河的文化,主要是要将它的文化积淀体现出来,对原始的东西要保留和保护,对特色的东西要充分发挥,使得历史的文脉得到延续。

3.体验式旅游开发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蕴含充分的人文要素于其中。涉及到人文要素的旅游资源,都是进行深度旅游开发的好资源。深度旅游以达到增长阅历、调养性情、提升境界为目的,在深度旅游过程中,可以感受旅游地的文化风情、历史人文,甚至是当地人的生活习俗。据此,无锡古运河旅游无疑是非常符合深度旅游的理念的。

开发无锡古运河深度旅游,主要是立足于文化角度,从两个方面进行着重的强调:一是强调文化展现;二是强调文化体验。

从文化展现方面来说,无锡古运河深度旅游可以充分利用水路的线性,串联起陆上的景点,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开发出经典的线路游项目。这是将运河沿线的各大文化景观进行深度整合,使得游客充分体会到运河两岸浓郁的文化氛围。除了推出水上日夜游项目外,还可以开发陆地上的项目,沿路都可以感受最纯朴的无锡风情。

从文化体验来说,无锡古运河旅游依然是以文化为核心,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设计出不同的深度旅游体验项目。如在“食”方面,沿河注重开发无锡的美食,注重传统,加大一些百年老店的比重;住宿方面,可充分模仿水乡风情和水乡建筑特色,让游客在运河边充分感受置身于水乡之间的温情;购物更是如此,可以充分发挥临河优势,开发临水市场,或是船舶商贩,直接体验古时市场交易的风情。

除了项目,还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旅游活动,如有关无锡市内地名的探索,运河支流寻迹,运河民俗研究、运河工商业文化探究等,都可以在探寻中学到知识,拓宽视野。

深度旅游理念作为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原理已经应用到国际旅游业界,政府和旅游部门纷纷参与设计,创造深度旅游产品的体验价值链,这大大丰富了旅游地的旅游产品的类型和数量。无锡,作为“中国运河绝版之地”,运河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发展的热潮,运河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众多旅游者的青睐,把深度旅游理念引入运河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将会进一步提高运河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度和体验度,提升运河文化旅游的价值内涵。

参考文献:

[1]吴颖,邓祝仁.论深度旅游产品及其开发[J].社会科学家,2006(4):117-120.

[2]杨坤武,明庆忠等.基于深度旅游理念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8,19(4):48-51.

[3]沈锡良,邹百青.无锡・运河记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

[4]董婷,张建玲.无锡古运河旅游的发展[J].商业经济,2009(15):94-96.

[5]黄震方,李芸等.京杭大运河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及其旅游开发――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J].2000,19(1):70-72.

[6]张建玲,董婷.无锡旅游文化产品策划研究[J].区域经济,2009(12):213-215.

上一篇: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企业思政工作 下一篇: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开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