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3 08:58:10

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对于观察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 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80%,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可提高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产科护理;满意度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6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 孕产妇这一特定人群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医院的护理要根据孕产妇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服务模式, 提高孕产妇的优质护理人数以及护理的满意度, 在护理中要明确以人为本, 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观念[1]。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为此, 本院产科护理部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提供优质护理干预, 对产科收治的孕产妇进行分组研究,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7月在本院在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 将所有入选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观察组中67例为自然分娩, 33例为剖宫产;年龄23.2~35.4岁, 平均年龄(26.47±5.67)岁。对照组中71例为自然分娩, 29例为剖宫产;年龄23.5~36.4岁, 平均年龄(26.32±5.07)岁。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以及分娩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进行常规健康宣教, 包括产程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及产后哺乳、保健恢复等。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加强沟通和宣传, 在护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 产妇入院后, 亲切对待, 主动介绍自己和主管医生, 避免直接呼喊其床号, 应以朋友的方式称呼对方名字, 或者以姐妹相称。向产妇以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宣传, 介绍在待产以及分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母乳喂养的好处等, 针对产妇个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 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 反复讲解示范, 与产妇良好互动沟通, 产妇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 达到良好沟通效果, 增加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②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对于产妇来说医院是一个陌生的分娩场所, 往往会导致产妇出现紧张的心理, 护理人员要加强晨晚间的护理, 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以减少产妇的紧张情绪。同时增加专科护理, 比如护理、分娩后护理以及会阴护理等, 指导产妇做好个人卫生。③加强宣教工作, 让产妇在分娩前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后的保健要领, 做好适应新角色的心理准备, 让其尽量摆脱产前焦虑情绪,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产后现场指导产妇正确的坐立和睡姿、按摩、新生儿喂养及适当抚触和新生儿护理等事物。④改变排班的制度, 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 根据工作量、患者数量、护士上班意愿等进行有效的排班。护士每天提前0.5 h上班, 利用早晨查房了解产妇夜间状况, 提出当天的护理重点, 将产妇分到相应护理人员, 进行动态连续护理, 设计简练的产科模板, 包含重要的护理信息, 减少护理人员的书写时间, 提高护理效率。⑤建立良好的便民措施, 加强安全防范。由于产妇是特殊人群, 具有特殊需求, 为产妇提供微波炉和电磁炉等, 方便家属为孕妇补充营养, 在病房的走廊悬挂新生儿的抚触防范、沐浴方法等相关知识, 便于产妇和家属学习。同时加强安全防护, 巡房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防范意外情况发生。⑥建立激励机制, 将日常护理工作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 综合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数量、质量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等内容, 然后进行绩效的最终考核, 对于表现好的护理人员, 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1. 3 观察指标 在产妇出院前, 由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进行调查, 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和病区环境五项内容, 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 并请产妇及家属提出相应问题及建议。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 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为:非常满意75例, 满意25例, 满意度为100%, 接收普通护理服务的对照组产妇统计结果为:非常满意30例, 满意50例, 不满意20例, 满意度为80%,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产妇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的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提升工作荣誉感, 充分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意识, 有效提升了患者对病区的整体满意度, 降低患者的投诉率, 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2]。优质护理干预及进行正确全面的健康宣教在患者产后康复、产后精神状况和远期育儿经验都有重要作用[3]。优质护理干预符合医改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医院简单护理到优质护理的模式的转变, 使产妇在住院期间能够获得良好的照顾和康复, 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度, 充分表明优质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今后应全面实施和完善相关优质护理干预内容, 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妙芬.不同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30(1):112-113.

[2] 高萍, 孙玉梅.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全科护理, 2011, 9(11):2889-2890.

[3] 叶名芳, 邵东芳, 李若云, 等.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9):1483-1484.

[收稿日期:2014-10-09]

上一篇:整体护理干预在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 下一篇:胸腹联合伤的急救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