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职业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

时间:2022-10-23 06:22:46

对创新职业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

摘 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必须在突出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办学特色的前提下,改革原来的教学方式、方法及体制等,开创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培养出适合当今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 改革 创新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必须在突出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办学特色的前提下,改革原来的教学方式、方法及体制等,开创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培养出适合当今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抓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企业急需具有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创新型性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适合当今企业工作岗位需要求的现代高技能工人才,职业教育必须改革原来的教学方式、方法及体制等,开创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2.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面对文化基础薄弱、层次差别较大、素质较差、学习兴趣又不大的这样一个群体,如何让他们成才,使之成为具有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创新型性高技能人才,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现状迫使职业技术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原来的教学方式、方法及体制等,开创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3.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是职业技术院校的某一专业的主课和重点课,在一定程度上,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决着职业院校专业水平的高低和培养技能人才的能力。职业院校培养的不是企业管理人员,而是一线的操作技术工人,针对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组织教学,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4.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知识体系

要想让学生通过3至5年的培养达到上述能力,就必须根据职业能力标准规划好本专业的教学知识体系,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的规划要把握高技术、高技能,做到理论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实践型和知识型相结合。

4.1科学制定实施教学计划

做好实施教学计划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是认真做好专业课教学的调查研究,生源主要来自初中、高中、或职业高中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并且自制能力较差,甚至有的职业学校为了强拉生源,只要报名不用考试就能录取入学,这就给教师在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摸清学生的底子,研究教材,根据专业特点要求,提炼教材内容,按照“必须、适度、够用”的原则,删减偏难的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性计划和教学大纲。

4.2合理设置教学模块

教学模块的设置要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关联的内容组成一知识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现场教学或模拟现场教学为主,突出技能训练这一主题。我们根据电气维修职业标准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根据知识能力相关性,按照控制技术和工艺要求规划出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含有多个子模块,子模块再分解为若干课题单元。如:电力拖动控制模块中,含有电力拖动技术子模块、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电路子模块,使PLC控制应用技术与继电器控制技术紧密结合,便于学生理解掌握PLC控制应用技术与继电器控制技术的关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再如:龙门刨床控制电路技术改造模块中,将PLC控制技术、变频器控制技术、文本显示技术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模块的技术含量,增强了综合技能训练能力。

5.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

5.1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培养技能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不宜采用“你教什么我学什么”,这一被动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技能操作教学上,实施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开展互动式教学,形成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我们在进行专业技能模块教学时,以课题模块为核心,由教师提出问题安排课题任务。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教师在传授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新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形成探究知识技能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5.2教学模式的创新

根据技能培养特点,我们将一些有设备条件的专业技术课程与专业实训课程密切结合,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协调统一,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模块确定后,教师就要以模块为教学单元组织教学,实践性、技能性模块安排在一体化实训室或实训中心,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实训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这一模块的教学任务。

5.3实践教学过程的创新

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充分利用当地大中型企业、校外实习基地等社会资源,同企业、行业建立密切联系,创建“教与学、学与干、干与能”的职业情景。让学生真正走进职业现场,使他们不仅能体会到本职业的岗位职责和本岗位应具有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还能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纪律。我们根据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究了电气维修技术专业实践课题内容,确定不少于一学期的课时安排,根据需要适时安排顶岗实训。如:根据山推工程机械公司生产现场的折弯机机床,我们制定了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实训课题、自动检测技术实训课题、自动控制技术实训课题等,实习效果良好。

总之,职业教育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期,迫切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当今企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上一篇:浅谈市场导向下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 下一篇:对医学诊断学教学中学生迟到管理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