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学生激趣“四法”

时间:2022-10-23 05:17:32

高中生物教学学生激趣“四法”

【摘要】培育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语言的美感、直观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乐学、活学。

【关键词】生物 ; 激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56-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北宋程颐提出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歌德也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如何让学生喜欢生物课,是上好生物课的必需条件。学生无兴趣,抓学生再紧,也只能“治标不治本”。生物知识常被人认为要学好就得死记硬背,就得给学生归纳出知识的重点让学生熟记,其实不然,应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学到知识,避免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从而兴趣索然,况且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完全无法应对高中生物课的学习。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本人多年的点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对上生物课充满兴趣。

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激趣

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生物学来自生活,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有许多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在“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活现象: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喝牛奶的习惯,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在早上喝牛奶,并且是空腹喝,只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健康。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健康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到哪里去了呢?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蛋白质代谢的一条途径),那么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怎样呢?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利用(蛋白质代谢的另两条途径),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既增长了生活常识,同时对蛋白质代谢的三条途径也有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从语言的美入手激趣

善用打比方。例如:在讲解能源物质时,为了让学生分清楚生物体利用能源物质的先后。给学生打比方,把ATP比喻成“零花钱”,把糖类比喻成“活期存折”,而把脂肪比喻为“定期存折”,把蛋白质比喻成“不动产”,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再如: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把它类比成人过河,若此人会水,他可以直接从上游漂流到下游(高浓度低浓度),即自由扩散;若此人不会水,他必须乘船(需载体蛋白质),当他从上游到下游时(高低),不需花费力气(不要ATP),即协助扩散;当他从下游到上游时,需奋力划船(消耗ATP),即主动运输。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且过耳不忘。

巧用诗词、成语、俗语。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很好的体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用一山不容二虎”、“肉为何比粮食贵”来讲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用“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相信定会给学生留下形象的感受和美的欣赏。

三、从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入手激趣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 理解更加容易,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细胞结构时,很多学生都对这一知识点感到模糊和难以理解,任凭教师怎样生动直观的讲解,也不如给学生一个细胞模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和 归纳,然后,教师再结合模型讲解,从而让知识系统化。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模型、标本等。就极易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直观和具体,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少,接触时也没有专业的指导,以至于对鸭趾草这么常见的植物都不知所云,在课上适时适量的给学生投影一些图片或展示实物,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讲生殖的时候,给学生放映的了人的出生过程,尽管并不会和考试直接联系,但是学生看到母亲生产过程中的巨大痛苦的过程都受到了震撼,反思自己对家长的态度及生活的态度。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不是简单用分数就能完全体现的。

四、从感情投入入手激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 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如果要让学生喜欢教师,那么教师首先就要从心底上喜欢自己的学生,从而就会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将自动对学生的爱于无意之中流露出来,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交流,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也就会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

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实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身所处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办法。

上一篇:探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下一篇:恰当应用多媒体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