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23 05:10:00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这就要求信息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对教学进行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课后的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这就要求信息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对教学进行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1.课堂教学前应认真做好教学设计。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有一个周密的、有目的性的,能够吸引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研究的兴趣,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任务式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任务的含义和完成方式不完全一样。任务在含义上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操作数量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习汉字输入后,教师要学生完成一段文字的输入;一种是操作速度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习指法时,完成了所有字母键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输入速度应达到多少以上;一种是操作质量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会画图后,教师要求学生画一幅完整的画,要求主题鲜明,色彩协调,充分使用画图技巧。

在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学生通过尝试、探索和讨论等方式,有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而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及时总结和讲解也得到解决。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要学习的知识,也使学生进一步尝到了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又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更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潜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 教师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课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是否有问题之外,还要根据所使用的教学设备、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内容估计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

2.2 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讲授《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一节内容时,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联系,让他们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问题,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登陆网站查找答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告诉他们:我们应该懂得借助工具,掌握信息的搜索策略与技巧。在教学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时,教会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学生不但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还自己解决了其他学科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2.3 教师适时组织评价、交流。一般来说,评价总是作为课堂的最后环节,当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个环节的作品进行评价。一堂课至少应该留五分钟时间用于作品评价,评价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学生互评、自评,将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评价,教师点评,最佳作品展示等。具体的方法教师可以灵活掌握。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有机会发表看法,独立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长评出最优秀的作品,然后全班评价。

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适当评价,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优秀的作品,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同时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加以改进。对于教师来说,更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3.课堂教学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也是遵循着这种规律。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反思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任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学生在信息技术课本中所能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上却是无限发展的。随着这几年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成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展素质教育的手段越来越先进,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上好农村劳动技术课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