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23 05:06:22

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的探讨

[摘要] 20世纪90年代,股票期权的概念被引入到中国,笔者从股票期权的概念特征出发,通过股票期权的理论依据分析其经济实质,再根据其经济实质剖析“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的理论根源,最后根据现代企业实践,得出“利润分配观”更能真实地反映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的总结。

[关键词] 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委托――人力资本价值

20世纪90年代后,股票期权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对股票期权的确认,主要为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费用观”,第二种观点是“利润分配观”,第三种观点是“特殊权益观”,第四种观点是 “非会计对象观”。期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四种观点,最大分歧在于“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之间的差异。本文作者从股票期权的概念特征出发,通过股票期权的理论依据分析其经济实质,再根据其经济实质剖析“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的理论根源。

一、股票期权的内涵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份的权利,一个完整的股票期权计划包括受益人、行权价、有效期和授予额等几个因素。

二、从股票期权的理论依据分析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

股票期权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成本理论、人力资本价值理论、激励相容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和风险理论等。本文中,笔者将对委托――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进行重点介绍。

1.委托――理论。委托-关系出现后,委托人与人订立的契约,授予人某些决策权并代表其从事经济活动。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经理人股票期权就是这样一种旨在解决委托人一人矛盾的制度安排,它使经营者的补偿收入与自身的经营业绩相挂钩,以股票增值使经理获取企业的部分剩余索取权,从而使委托人与人即股东与经理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形成利益与风险的共同体,降低成本,实现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并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综上所述,从委托――理论的角度来看,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在“两权分离”情况下为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为公司长期发展努力工作而给予的一项薪酬。

2.人力资本价值理论。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两大产权主体:股东(物质资本产权的主体)和经理人(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共同创造了公司的价值,即人力资本也参与创造公司价值。

同时,公司价值主要体现为公司剩余即利润,这些利润应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分享,从而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以利于公司的发展和其整体价值的不断增加。由于现代公司的发展使人力资本尤其是特殊的人力资本―公司经理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人力资本也应按一定比例参与公司剩余的分享,从而体现制度安排的合理性。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人力资本价值理论的观点下,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本质是企业经理人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而企业剩余的分享,用会计语言来描述,就是对企业利润分配权、进而企业利润的分享。

三、从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来判断其会计属性

1.费用观(从委托――理论的角度来看,股票期权应确认为费用)。从公司委托――理论这个角度来看,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一项激励机制。股票期权之所以被应用于企业激励机制中,是为了解决管理人员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背道而驰的冲突,因此股票期权是企业的一种成本。然而,这种股票价格的看涨权并不是没有成本的,企业为了满足股票期权执行的需要,要么到二级市场上购买相应的股票,要么发行新股,但无论哪种情况企业都要发生支出。因此,股票期权与现金报酬的实质相同,都是企业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支出,是企业利益的流出,根据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应把其确认为费用。

2.利润分配观(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股票期权应确认为利润分配)。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经理人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并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对经营风险制造者最好的激励与约束就是让其自身承担经营风险。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的设计在于,它使得企业经理人能够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成为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者之一,进而得以激励与约束经理人为企业剩余最大化而努力行使好剩余控制权。因此,经理人股票期权是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是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的经济实质之所在。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经理人股票期权合约的设计出发点是确保经理人的利益函数与股东的利益函数一致,通过股票――这种代表企业所有权的象征,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说,经理人股票期权合约不再是经理人的薪水报酬的一部分,因为它不是公司与经理人之间的交易,而是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一项交易,其目的是确保经理人从股东的利益角度出发,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可见,虽然经理人股票期权合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经理人薪酬的一部分,但本质上仍是股东向经理人让渡公司部分净资产的要求权。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这项交易是不会影响公司实体的利润数额的,在经理人行权的情况下,此项交易只会影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四、本文观点

笔者认为,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内涵来看,“费用观”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现行的会计模式滞后于现代企业实践。

目前对于企业的理论,已经由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演变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而现行的会计模式仍以“股东至上理论”为基础。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所依附的“所有权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公司治理理论演进的同时,会计模式并没有得到改进,造成了现行会计模式滞后于现代企业实践的局面。总体上来说,不管对企业还是股东,经理人股票期权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利益减损,另一方面,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与交易是一项在人力资本与企业股票之间进行的资本易,经理人以人力资本出资者的身份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利润分配观”更能真实地反映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更适应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理论”,适应现代企业实践。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职业环境实训是提升会计职业技能的关键 下一篇: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