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23 03:30:37

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摘 要】长期以来,电力建设存在"重发、轻供、不管用"问题,致使配电网络十分脆弱落后,主要表现在:网络混乱薄弱;装备陈旧落后;供电半径太大;导线截面太小;绝缘水平低;无功补偿严重不足;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自动化水平极低等。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规划;问题探讨

1 配网现状

本文根据上述城市配电网在生产和运行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分析了存在上述不足的原因,并就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措施。

2 配网一次规划

目前一般城市配网结构普遍比较混乱,根本原因就是配网建设缺乏规划指导的结果。以往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无法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负荷一上来,就近拉一条线,临时应付,造成网络结构混乱,不仅所投资金难以发挥应有效益,有时反而给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麻烦。配网一次规划主要是配网结构的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配网规划中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供电区域电力电量预测和平衡问题

电力需求预测,一般是按照分区、分年度的模式进行。分区根据规划所辖的范围有大有小,一般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主网规划按镇区、市区分区;10 kV及以下配网按镇区、工业园或有重要点负荷的地段分区。电力电量的预测时段,一般按年段进行,特殊分析要考虑夏季、冬季的典型日负荷曲线以及年最大利用小时数。

电力电量需求预测,还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和全社会生产总值,对各产业经济状况和用电量进行分析。

供电区域电力电量平衡,要考虑地方电厂的装机容量数和电厂可利用容量,分析以各级电压等级接入系统的电厂容量规模等,以求得网电和地电的平衡。

在电网规划中,所用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有三类。

第一类:电力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产业及生活用电单耗法等。

第二类:网格法、年平均增长率法、负荷密度法等。

第三类,为适应负荷快速增长所采用的方法:经济模型预测法、时间序列法、S曲线法、模糊理论法、灰度理论法、综合法等。

上述各种预测方法各有特点,有的适合短期(一年或两年)预测(如年平均增长法等);有的适应中期(5年左右)预测(如时间序列法、S曲线法、模糊理论法等);有的则适应长期(10年以上)预测(如负荷密度法、网格法、人均电力增长法等)。

2.2 与主网规划协调问题

10 kV及以下的配网规划与110 kV及以上的主网规划的协调问题,十分重要。

2.3 配网结构问题

配网结构对供电可靠性起关键作用,城市配网结构必须重点考虑负荷转移能力。对于一般城市可以采用环网结构,即手拉手方式或对供方式,比较简单易行,电网可靠性和安全运行水平较高,可达到"N-1",负荷转移率可达到50%。对于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可以采用双回线加备自投结构,但投资可能翻倍。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城市的配网结构不能太复杂,应该尽量简化,结构形式最好不要超过两种,而且要以一种为主。如果结构复杂多样,容易引致运行和调度的误操作,结构越简化,运行维护越方便,可靠性也就越高。

2.4 配网站点分布问题

这方面点多面广,主要是供电范围的划分,路径的选择,开关站、配变的选址等。路径和配变的选取合理与否,对供电半径起着决定作用,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值得化大量时间精力去做这些前期工作,如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后面的努力将会事倍功半,且会造成投资的浪费。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和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不仅要以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用地规划来进行负荷预测和负荷分布,划分供电区域,确定导线截面、开关站规模和配变容量,同时还要与城市建设规划相配合,确定线路走廊、开关站和配变位置。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架空线、柱上开关、杆上变压器必然越来越被地下电缆、开关站和箱式变压器所取代,因此和城建部门积极合作,并要求城建部门一旦有市政土建工程就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拟定方案,及早预留电缆沟道以及开关站、箱式变压器和电缆分接箱位置,且要有足够的裕度。这些位置的选取是比较灵活的,如人行道绿化带、停车场或大楼间的角落,都是相当理想的地点,不需征地、盖房,大大节省投资。现时城网的配变常有超负荷情况,主要是因为配变的布点少,供电半径过长,在楼宇建成使用后就难以再有位置增加配变,所以应提前与政府规划部门沟通,要求在小区住宅或楼群内应规划好配变点,供电部门在报装时严格把关,防止出现超负荷情况。

2.5 配网无功优化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资金和体制的原因,我们只顾及线路、开关、变压器这些配网基本元件的建设,这仅满足能够用上电这点基本要求,对于电压质量、电网损耗等问题则无暇顾及。据调查,有的配变功率因数低于0.6。随着时代的前进,现在城市的用电性质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主要以白炽灯、电饭堡、电风扇为主,所以其功率因数都较高,而现在日光灯、电机、冰箱、空调等已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这些电器的功率因数都较低,因此近年来的自然功率因数不断下降。因此,无功配置仍是配网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功率因数的高低对过负荷和网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城市配网无功规划应该按照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实现无功装置自动投切,功率因数大于0.9的原则进行。此外,还应视无功变化率来选用补偿方式,无功变动剧烈,如配置静态补偿则起不到补偿作用,这时则需用动态补偿,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而选用合适的补偿方式。

2.6 配网增容改造问题

这里指配网设备的增容改造。目前城市配网设备普遍陈旧落后,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维护频繁,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电网的运行要求,改造工作十分紧迫。而这些设备往往又担负着重要的供电任务,改造期间必须考虑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所以,根据轻重缓急做好改造规划是相当必要的。设备改造必须立足高起点、国产化原则,采用能耗低、可靠性高、少维护或免维护、寿命长、价格适宜的产品,尽量配置通信接口,开关类设备要求具备电动操作功能。

3 配网二次规划

上一篇:分析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兴宁市上坑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