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利弊

时间:2022-10-23 02:58:52

浅析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利弊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村级集体企业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以促进村级集体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村级集体企业;集中核算管理

一、 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会计法》及《公司法》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提出,全国的财务工作应当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本辖区内的财务工作。《公司法》中指出,公司会计数据资料是否真实准确,责任主要由公司负责人承担。村级集体企业的会计工作应归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管理,而目前一些村级集体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承担,并非由地区财政部门进行管理。这样一来,现行《会计法》和《公司法》相冲突,直接导致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缺乏权威性。

(二)财务核算责权利不明确

一些村级集体企业实行改制后,地区相关负责人出任村级集体企业的法人。上级会制约企业日常的各项支出,但企业承担着社区的所有职能。同时,企业股权过于平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达不到企业与经营者利益与风险上的共享,无形之中导致企业各项成本增加。财务核算责权利的不明确,造成管理层安于现状,在决策方面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前瞻性,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欠缺考虑。此外,企业改制后对于一些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医保等支出没有进行预算预留。同时,还需要支付村集体的一些日常开支。由于财务核算责权利不明确,企业负担沉重,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

(三)非营利性资产处置不当

一些企业在清产核资过程中走形式,对企业整体评估缺乏监督,营利性资产和非营利性资产分类不明确。原村委所拥有的集体土地及房屋等不动产应归社区作为非营利性资产所有,但是因为非营利性资产处置不当,错把非营利性资产以经营性资产的形式评估,以此来调整账务,使企业净资产与评估前相比增加几十倍并将评估后的净资产量化为股份进行核算注册,这样就造成了集体资产的流失。2世纪末城市企业为了实现改革、转嫁危机,衍生出农村集体企业,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产品的滞销加重企业负担。农村集体企业生产产品的技术设备落后,致使产品滞销,企业负债随着产品的积压与日俱增,加重企业负担。

2.日常生产主要服务于其他企业。农村集体企业很少生产直接与市场接轨的产品,主要为其他企业做中间环节的加工服务,生产加工一些配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这种方式使企业难以与其他企业平等谈判,而是处于被动状态,资金周转受到很大限制。

(四)资金不合理使用

1.一些村级集体企业对于银行借款资金违规使用。一些与村级集体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长期无偿占用村级集体企业所取得的银行借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同时,一些企业在经济亏损的情况下,还得每年向各个股东发放红利,这样做违反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影响了企业今后的发展。

2.银行借款额度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增加。我国对市场资金使用情况实施严格控制,逐渐加大了借款利率,加重了利息支出负担,所以当银行借款不能满足企业需要时,企业就会以其他形式高息借入款项来保持日常经营活动。资金使用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对外借出资金没有进行资金使用成本的收取。

(五)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集体企业在解决剩余劳动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我国农村集体企业会计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于财务知识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且缺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对于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了解,整体知识结构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

二、加强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对策

(一)在财务核算方面明确责权利

村级集体企业应做到政企分开,确定政府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在法律层面上政府和企业是对等的关系,政府主要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为企业解决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媒介和创造财富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公司法人地位。 所以,只有做到政企分开,明确企业责权利,才能使企业遵守市场规律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对非营利性资产的合理处置

村级集体企业应办理相关手续将非营利性资产归还给相关管理部门,农民失去土地的补偿款应由相关管理部门设立专用基金账户统一对其进行存储和使用。同时,对于企业改制后的账务处理,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重新研究论证并以谨慎性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

(三)适当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应加强对村级集体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等职能,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特点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加强企业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促进企业产品成功转型,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

企业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建立健全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适当降低成本。完善企业收款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定期核对应收款项,加强资金的回收,降低企业资金方面的风险,促进企业资金周转,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的发生。与此同时,正确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在产品服务营销过程中关注资金周转和资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损失,缩短企业资金周转周期,从而降低资金总成本。

(五)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减少企业负担

改制后的农村集体企业已经不应再支付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费用,社区居民的基本保险应由社会统筹系统统一管理,企业改制前对于一些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医保等支出应进行预算预留以备支付后续费用,确保一些不能进入社会统筹的人员今后的退休费有一定保障,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法律法规和财务知识的培训,为会计人员提供深造机会,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并实行奖罚分明,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三、结论

农村集体企业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财务核算责权利不明确、非营利性资产处置不当、资金不合理使用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经过本文一系列分析后,针对以上各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完善农村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机制,确保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涛.财务集中核算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2(09).

[2]孟庆华.区域金融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7(09).

[3]陈兆平.施工企业改制中应研究的财务会计问题[J].财务会计,2010(03).

(作者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黄岛街道办事处)

上一篇:给中秋菜单的好餐具 下一篇:关于商品过度包装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