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23 01:14:22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及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的高压氧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急性中毒后,均有不等的假愈期,之后出现以痴呆、震颤麻痹和精神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经高压氧、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和心理护理后治愈率提高。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应早治疗,临床证明经高压氧治疗及心理护理后患者预后越好。

关键词 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13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3~2005年收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11~55岁,平均44岁。患者均有昏迷过程,昏迷时间1~72小时。假愈期6~58天,无过度疲劳史,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1天~4个月。

临床表现:14例病人起病均较急骤,其中伴有精神障碍1例,表现为定向力丧失,计算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或有错觉、幻觉、行为失常、兴奋冲动等;伴有锥体外系症状6例,表现为表情淡漠、面容呆板、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步态碎小;伴有锥体系神经损伤2例,表现为轻度瘫痪,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伴有继发性癫痫3例;周围性神经炎1例,表现为双下肢皮肤感觉障碍。

治疗方法: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高压氧治疗的疗程一定要足够,只要坚持应用高压氧并配合其他脑细胞活化剂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本病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本组26例均给予改善微循环、脑细胞活化剂、激素、脱水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为双人纯氧舱,采用0.1 MPa(2.0ATA)每天1次,每次90分钟。10天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休息2周,再连续2个疗程休息2周,逐渐延长治疗时间。在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收效满意。

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态度等有意识地影响病人及家属的感受和认知,改变其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患者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动作用,尽快树立治疗信心。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①加压阶段,做好解释工作,可通过病人间相互交谈、播放音乐等分散病人注意力,缓解恐惧紧张情绪。②稳压阶段,经常询问有无不适,密切观察病人的动作、表情,给病人安全感。③减压阶段,病人耳部有不适感,讲解原因,教病人如何调节等。

出舱后的护理:观察有无异常反应,了解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效果,耐心解答病人的提问,为下一次治疗的配合工作奠定基础。加强对高压氧舱的感染监控,因氧舱内容积小、全封闭、患者集中等特点,频繁使用舱内容易发生污染。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病人出舱后应充分通风,对舱壁、地面用0.5%“84”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照射30分钟/舱次,每月对空气菌落进行监测,舱内吸氧期间增加换气时间。注意高压氧治疗前后病人的饮食指导及治疗中氧舱温度调节:①治疗前1小时进温开水100~200ml,避免进食过饱,以免加压后引起恶心呕吐。②调节氧舱温度,一般情况下冬天18~20℃,夏天22~24℃为宜。③出舱后补充高热量流质饮食200~400ml。

健康指导: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最重要,一定要做好本病的宣传工作,以便急救与自救。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行心脏复苏术。针对急性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的患者,护理工作更应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告知患者家属目前的病情及预期进展,有无生命危险,一定要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指导患者定时持续治疗,以便及时防治迟发性脑病,尤其是昏迷清醒后的患者,2周内卧床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不宜过多消耗体力。

结 果

本组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如辅酶A、ATP、细胞色素C等静滴。26例中,18例高压氧治疗30次以上其中16例完全恢复(意识清醒、生活自理、恢复工作),2例显效(意识清醒、四肢轻度震颤);8例高压氧治疗少于20次,其中5例完全恢复,3例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情况。高压氧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应该提高对DEACMP的认识,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特别应注意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清醒后,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宜过早停止高压氧治疗,警惕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上一篇: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 下一篇:甲减合并妊娠贫血早产行剖宫产术1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