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2-10-23 12:50:13

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之中的核心,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所在。

【关键词】物理;教学;能力Physics teaching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Guo Qijiang

【Abstract】Is the core of the various ability of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of talents, in today’s society is the need for new talent, is also the spiri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Physical; Teaching; Ability to如何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恩堆能力,这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根本性的问题。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之中的核心,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所在。

1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基本方法组成的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是观察、实验、总结、推理的产物。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的物理教材主要以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具备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知识奠定基础,而教材中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物理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思维方法,基本的方法有: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科学推理的方法等。如牛顿运动定律(包括万有引力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都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连用分析、综合、推理、归纳总结出来的。又如: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原子的棱式结构等理想物理模型,是通过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堆的产物。因此.思维能力在物理的学习和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物理学科结构特点决定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2.1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开放,一是课堂教学空间的开发,二是物理教材的开放,三是知识的开放,四是物理问题的开放,五是学习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开放。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开放和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物理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物理活动的乐趣。

2.2活动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通过社会调查、表演、游戏、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撰写小论文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物理、理解物理、热爱物理、发展创造力。

2.3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主要指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方案,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感受和尝试科学家研完自然规律所经历的探究过程。问题探究是学习过程的主线,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是学习的目的。这种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了自由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探究方式,对学生形成物理的整体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2.4自主学习式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式的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由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它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扣独立性。自主学习能训练学生的横向思维、纵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堆和创造性思维等灵活的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3.1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一要横向比较,如:要让学生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速度与速率的不同,时间与时刻的不同,也要让学生知道它们的联系。二要纵向比较,如: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位置,什么是位置的变化,让学生理解位置变化的描述要引入位移,要研究位移变化的快慢需要引入速度,要研究速度变化的快慢需要引入加速度,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这样,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就不再感到是孤立、枯燥的,而把它们看成有机的联系。

3.2在构建理想物理模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重大的发现、发明与结论,都是由于科学们经过大胆的猜想构思,创建出科学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检验和实践验证,在模型与事实很好吻合的前提下获得的。在高中教材中,我们熟悉的理想化模型有: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点光源、光子等。正是引入了这些理想物理,才得以使我们所面对的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通过简化处理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击。可以这么说,倘若离开了物理模型,不仅物理研究无法进行,而且对物理学科的纵深发展必然会起阻碍束缚作用。

3.3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规律泛指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定则、定理等。以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为例,第一定律要让学生理解到它的意义在于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同时又阐明了惯性这一概念。第二定律则是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给予定量的表达。第三定律是对力的相互作用给予进一步的拴释。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上,要通过精心设计实验、设计例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使学生懂得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五种关系,即因果关系、瞬时关乐、方向关系、数量关系和单位关系,列举大量事例,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多种思维方式,加深对定律的全面理解。对牛顿第三定律揭示的共线性、等值性、反向性、同类性、异物性、等时性等六个性质的讨论,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他们全面地认识了这一物理规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理解和用好物理规律是一种高级的思堆活动和科学的精神享受。

3.4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习题教学中,通过分析解题的科学性,培养思维的独创性,训练思维的创新性。选编讨论引中的习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堆。在物理问题中设置讨论、引申素材,使研究的物理问题显得具有活力,思维有广度和梯度。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多思、多问,在一系列的讨论引中过程中,能使知识连成串,问题归成类,可以设想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境,活跃思维,从而激发出学生在思考物理问题时的创新火花。

上一篇:多重目标下的居民电价规制及政策评估 下一篇:要动手动脑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