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口服血脂调节药门诊用药情况分析

时间:2022-10-23 12:44:3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口服血脂调节药门诊用药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2011年门诊血脂调节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销售数量、金额排序及频度等指标的分析,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2011年门诊血脂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血脂调节类药物销售数量及销售金额逐年上升,2010年和2011年门诊血脂调节药的销售量比2009年分别增长了37.3%和60.3%。其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销售额最高,其他类药物用药量较小。 结论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血脂调节药物销售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血脂调节药物;用药分析;用药频度;销售数量

[中图分类号] R1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8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地提高,饮食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至于我国人群高脂血症发病率不断提高。调脂治疗最根本的目的是预防、延缓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因此,降低血脂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2]。调节血脂的途径是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和进行药物治疗。而药物是高脂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2011年门诊血脂调节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采用的药物来源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药房医院信息系统(HIS)中2009~2011年的处方统计,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

1.2 方法

通过Excel软件对2009~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脂调节药数据进行处理。DDD值是指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及药品说明书确定[3]。以药品的总用药量除以相应的DDD值求得该药的DDDs(用药天数),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某药的DDDs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4]。药品的总剂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药品分别计算其总剂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剂量(g)。

2 结果

2009~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脂调节药物销售数量及金额排序见表l,DDDs值排序见表2。

3 讨论

具体情况见表1、2。由表1可见本院血脂调节药物的销售趋势为逐年上升。2010年销售数量较2009年增长37.3%,2011年比2009年增长60.3%。由此可见,控制血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表2可见,血脂调节药中,大部分他汀类药物的DDDs值都高于其他类,这与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关。他汀类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作用为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使其活性显著降低,肝内胆固醇合成量骤减,且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浓度,降低LDL-C(30%~35%),还轻度升高HDL-C及轻度降低胆固醇,对中、高度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显著。此类药物除了对高胆固醇血症或以胆固醇增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以及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外,还可以改善内皮功能、改变斑块细胞成分、抑制炎症及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刺激缺血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增加冠状动脉血管直径、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故该类药物除作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外,目前更广泛地用于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5]。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血浆TC,特别是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LDL-C水平,同时可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约30%[6]。2010年6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了阿托伐他汀钙片(薄膜衣)直接治疗冠心病的明确适应证,不再受基线胆固醇水平的影响。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无论是销售数量、金额还是DDDs值,本院阿托伐他汀钙在近3年都稳居第1位,进一步证实了此药在临床使用中的绝对优势。瑞舒伐他汀作为他汀类的新药,其使用量有明显的增加,有文献报道,瑞舒伐他汀10 mg与阿托伐他汀40 mg或辛伐他汀80 mg降低LDL的效果相似,本药引起肌痛和肝损害的发生率也要低于其他他汀类药物,由于本药不经过CYP450-3A4酶代谢,只有10%通过CYP450-2C9代谢,所以可与唑类抗真菌药、环孢A等药物合用,从而减少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此药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更强,肝选择性更好;肝代谢少,药物相互作用少;消除半衰期长,可每日1次给药;药理活性无时间差异;年龄和性别对药代动力学无影响。临床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对各类血脂异常患者的LDL-C降低效果均显著优于同类其他药物,对HDL-C、TG及其他脂质组分也具有益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降脂达标率。其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同类其他药物相似。综合现有临床证据,瑞舒伐他汀将为血脂异常的治疗增加一个有价值的新选择。对各他汀类药物差异的考虑将有助于确定它们各自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

非诺贝特为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药,通过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生成并同时使其分解代谢增多,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还使载脂蛋白A1和A11生成增加,从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降低血浆中TG水平,主要用于治疗高TG血症。

调节血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合理应用血脂调节药物是必不可少的。高血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调节药品种较多,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遵循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方便的原则,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进行有效治疗。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本院血脂调节药的使用基本符合上述原则,使用情况良好。

[参考文献]

[1] 赫文德. 降血脂药研究进展[J]. 中外健康文摘,2007,4(10):1302.

[2] 符锐,陈平. 海口地区2家医院2007-2009降血脂药利用分析[J]. 中国药房,2010,21(30):2802-2804.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13-421.

[4] 邹豪,郡元福,朱才娟. 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217.

[5] 阎姝. 他汀类降脂药的临床研究现状及降脂作用外的临床应用[J]. 天津药学,2003,15(3):73.

[6] 张莉萍,田庭雅. 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J]. 中国药师,2007,10(7):687.

(收稿日期:2012-10-29 本文编辑:陈 俊)

上一篇:异位妊娠术后再次妊娠致子宫破裂1例 下一篇:罗洪先与《广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