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为何“如日中天”?

时间:2022-10-23 12:25:19

本名石求阳,青年学者。

在《原道》、《二十一世纪》、《三农中国》、《天涯》、《文化产业研究》、《中国改革》、《凤凰周刊》、《南风窗》等思想学术刊物和权威媒体发表过许多文章。

有些文章产生过很大影响。

著有《被遮蔽的真相》―书,关注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文化论争及民主转型。

这个品评家口才如何之好,如此善于利用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现代语言,风趣生动地加以演绎,完全不与听众拉开距离。大众不再感觉置身于对“三国”的解读之外,而是直接参与了两种狂欢――“解读历史”的狂欢和“易中天热”的狂欢。

在这股与儒学文化复兴和一波接一波国学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读历史潮流中,最值得一提的人,可能莫过于易中天了。

从“百家讲坛”里走出来的易中天,这几年可是炽手可热、如日中天,虽然他更容易引发“百家争鸣”。说他是用大众语言把玩文化的第一人,是因为他确确实实凭借一张嘴把品三国、品历史、品文化,一次就囊括了令人艳羡、使人咋舌的500万元版税。

坦白说,《品三国》写得不错,还是让人很有阅读的,至少我读就很爽。这正迎合了当下的社会心态。这年头,还有多少人会去阅读一本让他觉得痛苦的理论书籍呢?

关于易中天现象,公共领域一度充斥着混战的口水,也有貌似高深的综合性评论。不过,在各种批评意见中,我以为最值得重视的是“美男博士”葛红兵的声音。红兵博士在《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一文中指控,易中天把三国讲庸俗了。他说《品三国》实际不是品,是嚼,而且是混嚼。《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起来,正着混,反着混,乱嚼一通。《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一锅煮,好像是为了辩明史实,厘清真相,实际是是为了提升娱情,为了夺人眼球。通俗化不应等同于庸俗化。

我不想为易中天辩护,也不觉得葛博士的话有什么不对。但有必要就博士的指控说一句:在当代中国社会,一本书要想红火,让人排起队来购买,以盗版猖獗得不亦乐乎,仅仅通俗化已经不够了,它还必须庸俗化。

就此而言,分析一下“易中天热”,可能更为重要。

首先我们从易中天身上看到:知识也能赚大钱。

据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研究学问,不问世事,遭受世人嘲笑,说哲学无用,哲学家也是个窝囊废。哲学玩的东西都是虚无飘缈,找不到钱嘛,到现在这也仍是许多“非常现实”的人的说法。泰勒斯很不爽,于是,在某年,他利用其丰富的知识,预测来年橄榄将丰收,并事先租赁了全部的榨油作坊,等到橄榄丰收时,再把油坊以高价出租,结果狂赚了一笔。他向世人表明,哲学家并不是没有本钱赚钱,他要想赚钱,很有可能比谁都厉害,只不过他不屑于这么干而已,因为老这么干他就没时间去研究哲学和当代哲学家了。反击了世人后,泰勒斯又回去搞哲学,而不是继续做一个成功的生意人。

表面上看起来,易中天也是这样。金钱和知识同是这个社会的稀缺资源,他玩的不过是把一种稀缺资源转换成另一种的游戏而已。但如果仅仅至此为止,我们仍然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知识”必须披上“权威”而不是“真理”的外衣,才有广大的受众。也就是说,它必须对应于科层化社会中,在价值排序上位于高端的人物,才能捕获大众。正是这个人物把拥有的在科层化社会中具有权威性的符号,赋予了“知识”以权威性。我敢保证,如果易中天不是一个名校教授,而只是一介平民,或江湖上的说书人,他根本就没有机会上《百家讲坛》,也不可能拥有这等光环以及追捧他的“粉丝”,而且是相对高端的。

说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谁在说,而且最重要的是,说的人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身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不仅科层制已深入社会的机体深处,而且它所构建的专家话语系统已在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名义下,取得了一个社会的话语控制权。人们已经把自己的判断交给了这个专家话语系统。它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一种信任体系。所以,在这个专家话语系统中拥有某种身份,即意味着他的话语的影响力。必须承认,首先看重一个人身上是否拥有科层化社会下的种种身份,而不是他的能力和知识,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基本现实。

除了科层化下的身份对于话语影响力的巨大制约作用,现代传媒同样也成就了易中天。谁都可以想到,如果易中天这个有教授头衔的“说书人”还像古代的同行那样,在天桥或是茶馆摆摊,纵然讲得天花乱坠,要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也不知要多少年――或许几辈子都搞不定。而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媒体里“说书”,所造成的影响就不一样了。首先它的受众极多,一呼百应,情绪相互感染,相互强化。其实,现代传媒同样也构成了一个信任体系,公众所了解到的世界就是由它所提供的,而公众在心理上已经无意识地依赖和认同于传媒。这样,传媒就在极容易传播的同时获得了一种权威性符号,使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和暗示的时候很难对这些信息和暗示产生“阻抗”。在这种意义上,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开讲,获得了一个权威性和传播媒介相互强化的方便的舞台。记得白岩松说过这样的话,把一条随便是什么品种的狗牵到中央电视台晃几天,它准会成为中国名犬(大意)。

我想,说到这儿,已经足以说明,为何有许多人甘作易中天的“粉丝”并感到自豪了。有了“教授”和“中央电视台开讲”这样的权威性符号,大众认为追捧易中天并不丢人掉价,他们已经分沾到了易中天身上的属性和油彩。

可以说,和知识一样,以上两个成功的关键因素缺一不可。但仅仅这两点,易中天要想这么成功,也是不可想像的。试问,如果他去品美国宪法,去品康德,情况会怎样?谁都想得到,不会有多大影响,这就涉及到一个选择“品”的对象的问题。除了以上我们所讲的国学热等作为垫底以外,最关键的在于,他选择了《三国》。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三国演义》的故事从小就耳熟能详了解于胸,它一直沉淀在所有华人的心底里。如今,有人,而且是名校教授,在中央电视台把小说和史实一锅煮给大家品尝,自然会唤起他们心中的“三国”情怀,会有一种亲切感和新鲜感。更重要的是,这个品评家口才如何之好,如此善于利用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现代语言,风趣生动地加以演绎,完全不与听众拉开距离。大众不再感觉置身于对“三国”的解读之外,而是直接参与了两种狂欢――“解读历史”的狂欢和“易中天热”的狂欢。

这样,一方面利用权威性符号捕获大众,另一方面又利用幽默风趣和亲切感拉拢大众,恩威并用,如日中天。

上一篇:正义原则――现代政府公共决策的伦理要求 下一篇:感官世界:晚明土人的物质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