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时间:2022-10-23 12:19:25

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摘要:目的 论述临床护理干预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100 例骨折患者的手术病例,将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疾病认知、疼痛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的认知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缓解疼痛,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提速及老年化人口的增加,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骨折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达到骨折复位固定,促进骨折愈合,手术作为作为心理性和躯体性应缴源,常可导致激烈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而疼痛是骨折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应.我院2011~2013年共对100例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骨折患者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8~93岁,平均年龄(46±32)岁。损伤原因:跌伤42例,车祸致伤58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粗隆骨折18例,髌骨骨折10例,胫腓近端、中段骨折20例,尺挠骨折中段,近端骨折13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对照者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1.2.1疾病认知干预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骨折得原因、机体的变化、手术前、后护理[1],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

1.2.2疼痛的干预 疼痛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需要关注患者个体化的疼痛经历.而疼痛评估是术后疼痛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客观,全面地评估和记录疼痛情况,才能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目的[2]。鼓励患者主动表达疼痛,更好地应对术后疼痛所致的生理及心理的应激,改善术后疼痛管理。必要是及时予镇痛药。

1.2.3并发症的干预 ①切口感染:观察创口敷料渗血,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如有渗血及时更换,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注意体温的变化。鼓励多饮水。同时配合微波理疗,促进伤口愈合。②压疮: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得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最终导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骨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易发生压疮患者每天都需要进行皮肤检查,尤其是骨突处的皮肤,及时协助其更换,仔细完成翻身记录卡的记录,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减少磨擦,避免长期压迫局部。③预防关节僵硬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其原则是尽早开始,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一般术后第1d对患者的功能进行正确指导,严密观察患肢末端的血运情况,皮肤的温度及色泽。鼓励在床上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肌肉按摩以及后期下床活动。

1.2.4饮食护理干预 卧床后由于胃肠蠕动减慢导致食欲减退,有些患者还存在有意减少大小便次数以减轻陪护的负担。针对这种情况,在耐心讲解的同时,鼓励患者进食,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配合大量饮水,促进排便通畅。

1.3判定标准 比较2组疾病认知、疼痛、并发症、满意度情况。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将疼痛分为4级,0级为无痛,1轻度疼痛,2级中度疼痛,可以忍受,3级重度疼痛,难以忍受[3]。满意度的评估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定,评估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其中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度之和。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进行疾病认知、疼痛比较,见表1。

2.2并发症的比较,见表2。

2.3满意度的比较,见表3。

干预组对认知,疼痛缓解、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车祸或跌伤而发生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骨折后由于舒适的改变,疼痛的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降低,患者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各种心理反应,通过认知干预,提高了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及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能够正视自己的疾病,激发其恢复健康的自我意识。我们对患者及其家属还进行疼痛的教育,转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使其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告知其安全适量的药物镇痛有助于手术后的恢复,让患者加深对疼痛的认识。早期的功能锻炼 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为,主动为主,被动为辅的原则。通过正确指导功能活动,促进了患者骨折部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我们改进了压疮护理措施,首先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到护理程序中,积极配合并协助护理,提高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护理工作人员提高改进护理措施,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经过以上程序和护理,有效地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事实证明,通过上述护理干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普遍得到了提高,主动配合治疗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综合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琳.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50-51.

[2]叶斌,张兰凤.术后疼痛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77-79.

[3]张翠琴.藻酸盐及泡沫敷料联合用于供皮区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58-59.编辑/肖慧

上一篇:病案首页信息填写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措施 下一篇: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