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住宅主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2 10:58:48

砖混住宅主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针对在砖混住宅的主体施工过程中,分析了几点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并分析了这些不规范行为所带来的危害,阐述了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如协同设计、加强监理等。

【关键词】砖混住宅;内在质量;结构安全

引言

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住宅结构的形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其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砖混结构。这种砖混住宅在施工方面,虽然最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还要许多问题存在。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结构相比较而言,该类结构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作业量大、劳动强度大、施工工期长等。该类建筑类型由于具有自身的优点,比如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在今后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结构形式。本文结合一个案例列举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

1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某工厂新建了一个生活区,一共是14 幢七层的砖混结构的住宅,在这14幢当中,有10幢建筑属于是条形建筑,另外4幢属于是点式建筑。在该项工程进行建设之前,该厂方就委托了对工程地质方面的勘察单位,按照相关的要求详细的勘察建筑地基。该项工程是在1993年到1994年相继开工的,然而在1995至1996年就相继得完工建成。但是在一年以后,该栋生活区还没有投入使用之前,就相继的发现了在这10栋条形建筑当中有6幢建筑出现了部分墙体的开裂现象,而且裂缝大多是斜向的裂缝,一楼到七楼都有这种现象,而且有些还呈现出外倾的趋势;另外的3幢点式的住宅也有整体倾斜的现象。后来相关人员对这一现象的原因做了相应的分析,部分是地基不均匀、以及所使用的材料不合格,施工人员的头功减料等因素造成的。下面就总结了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墙体不按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1.1.1 墙体有过多的预埋线管

现在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家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单单是简单的照明电器了,一些大型的电器逐渐进入了各家各户,比如空调、冰箱、微波炉等大功率的电器。然而这些大功率的电器又对线路要求比较高,通常要求单独进行布线。除此之外,由于电脑的普及,家用电脑在联网的时候,又会增加网线、电话线等线路的设置。这就要求,需要在一个墙面上提前埋下多根线管。这样的话,就会使墙体的建筑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使墙体的有效的截面的宽度大大的削减。在北京的某一施工现场,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道墙体,该墙体的宽度为240mm,但是可以看到线管就有8根,几乎把整个墙的宽度都给占据了。

1.1.2 墙体上开槽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为了使整体效果更加的美观,需要把厨房以及卫生间的全部的给水管都埋藏在墙体之中。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却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土建和水电的配合不能够达到天衣无缝,会出现有些地方没有流出凹槽,或者是有些地方的凹槽位置不够准确等现象,这必然会再安装的时候再给剔除,因此会给墙体造成很大的破坏性。

1.1.3在砌墙用砂浆中外加剂掺量的随意性

在对墙体进行砌筑的时候,部分的施工人员为了减小工作量,有时候会不加白灰膏,仅仅是随意的掺加一些有机塑化剂,而且即使掺加量达到了相关的规定的要求,但是这样做仍然会使砌筑墙体的抗压强度大大的降低。

1.1.4 墙体砌筑不按规范操作

在砌筑墙体时的不规范操作也包括:

(1)不按照相关规定,纵横墙的砌筑不同步进行,时间间断。

(2)忘记放置拉结筋,或者是拉结筋的长度不够的情况。

(3)在进行砌墙的时候,不按照相关要求,不运用“三一”砌砖法。

1.2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不符合相关要求

(1)钢筋的成型以及绑扎不正确 , 而且有些区域箍筋没有加密,比如在梁与柱的交接处或者是横梁的交接处箍筋不加密。

(2)楼板和悬挑构件的上层钢筋没有固定结实,钢筋撑脚的数量不足

(3)相关材料存在缺陷,但是监管人员没有给以检查,导致施工人员直接使用有缺陷的材料,比如成品混凝土的构件有些存在露筋、麻面以及蜂窝等一些缺陷。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房屋内在质量的隐蔽性

房屋住宅属于是一种消费品,该种商品也有其自身的特殊特点,换言之就是该商品的外观质量的好坏,有时候是不能代表其内在的质量。尤其是其抗震的能力,住户更是不能通过外观就来判断住宅的抗震能力的大小。另外一方面,即便是住宅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但是住户是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的,只有当出现地震情况的时候才能够显现出来。

2.2 对房屋内在质量认识不足

现在人们经常粗心大意,忽略了住宅的特殊性,即其内在质量的一种隐蔽性。甚至是一些不法的建筑商们会认为,只要住宅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住人,不会发生倒塌现象就可以了。正是人们的这种认识不足,也使房屋住宅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2.3 现场施工人员结构意识差

有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不能够正确认识基础结构,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更是掌握的懵懵懂懂,结构意识非常的薄弱,而且有时候通常在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不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而且有些员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在这些方面意识薄弱。

3 应采取的对策

对于上面分析到的几点问题,可以就怎样保证在砖混的住宅主体的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提出了下面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第一、协同各工种的精心设计,尽量的避免因设计不周到而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当中,要尽量的做到各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不能仅仅是单独的行事,而没有紧密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对水电暖的设计结构,更加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的精心设计。

第二、规范相关的建筑市场,保证其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这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项工程。所以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将涉及到许多的方面,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因素所能决定的。如果不规范相关的建筑市场的话,就会有一些工程的建筑商投机取巧,会使部分施工人员在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的情况下,就上岗工作,这是对住宅用户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因此,相关政府人员应该加强立法,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并整顿以及规范该行业市场。而且实践证明,如果施工企业的相关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的话,那么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建筑产品的质量达到合格,此外还可以帮助弥补这些建筑产品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本身就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三、加强施工队伍的素质教育, 加强相应施工管理.

如果施工队伍的素质存在严重的不足,再加上不善于管理的话,那么建筑产品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为了保障这些建筑产品的最终质量,就需要施工单位来不断的加强相关的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相关的操作技能,并且还有善于管理,强化管理职能,做好监督工作,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相关的要求以及规范。

第四、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理,促进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施工单位要相应的监理单位合作,那些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及责任心强的监管人员通常要善于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的解决相关问题。建筑产品的质量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努力创造出来的,并不是通过最后的检验而创造出来的良好的质量,所以,所以人员必须认识到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做好“事前控制”以及“事中控制”。检查出问题,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今后的工作当中在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尽量的减少工程质量的事故,提高工程质量。

4 结束语

为了确保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各个环节的相关人员的紧密配合。这不仅是施工单位、监管单位的重大责任,更是设计者的重要任务,设计者也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每一项工程设计,避免考虑不周带来的质量问题。总而言之,在砖混住宅的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都必须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住宅建筑的质量安全,才能够使住户更加信任放心,保证其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全国多层砖混住宅新设想设计方案选编[J].建筑知识,1985(01).

[2]华厚德. 浅谈砖混住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当代建设,2001(05).

[3]刘清平,于改花.多层砖混住宅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处理[J].建筑工人,2004(06).

[4]张统生.砖混住宅施工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J].华中建筑,1995 (01).

上一篇:3G网络掉话率指标优化措施 下一篇:浅谈供电企业如何加强电力营销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