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史诗《密洛陀》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时间:2022-10-22 10:39:43

瑶族史诗《密洛陀》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学派,它主张从人的认知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语言。其感兴趣的课题有概念隐喻,心理空间,意象图式。原型理论等。当前,对古歌史诗的研究多局限在民族学、民俗学领域,而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之进行探讨的尚不多见。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隐喻观及凸显观三个角度来分析解读瑶族史诗《密洛陀》。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密洛陀》;瑶族;史诗

[作者]谢少万,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530006刘小春,广西贺州八步区文化馆,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120-005

引言

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学家和文学家们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法对史诗古歌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其中包括哲学、民俗学、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以及描写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及文学研究等方法。民族学、民俗学在这方面有相当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以至于当人们谈到民族史诗研究的时候就往往会想到民族学和民俗学。那么,已有的史诗研究方法或模式是否已全面、完整地能解释和揭示民族史诗的功能和机制?我们是否可以,或者说还应该从新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民族史诗这一重要的语言社会及认知现象?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层面,以体验观、隐喻观及象似观为视角,来分析探讨瑶族史诗《密洛陀》深邃的民族哲理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认知语言学是把语言看做一种认知活动,是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也就是说,认知语言学研究与认知有关的语言的产生、获得、使用、理解过程中的一些共同规律及其与思维、记忆有关的语言知识结构模式。对语言认知的研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概念形成中的认知,即认识怎样运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概念化,这涉及基本范畴与认知图式、意象与隐喻认知模式等;另一方面是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即人是怎样运用语言结构实现其交际功能的,这涉及语义结构中的突显与选择。具体地讲,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概念、意象图式、认知语法、相似性和语法化以及认知语用推理等。

二、《密洛陀》的体验观

体验观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该观点认为,思想、知识、意义来源于人们的感知体验,认为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基于人的身体经验而形成,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活动。语言的体验性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哲学。体验哲学的“体验”涉及个体或社团的各种实际的或潜在的经历,具有遗传结构的个体与物理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认为,客观世界是人类感觉的源泉,其中的事物在当前情况下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时,其个别属性在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的反映就构成了“感觉”,它是认识的最简单形式,人类通过感知体验形成意象图式或认知模型,并以此进行范畴化,建立了范畴,概念对应于范畴,从而获得了概念,也就获得了意义。人们从基本概念到复杂概念,逐步形成了概念结构,人们依靠它开始认识客观世界。

瑶族史诗《密洛陀》,是蕴藏布努瑶社会历史、文学语言、哲学、、生活习俗等方面材料的宝库,是瑶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以古歌的形式描述了瑶族布努支系女始祖神密洛陀创世、创业的神话故事和史事传说,反映了布努瑶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和道德观,包涵着神圣领域和世俗领域诸多的内容,行行句句字字渗透着布努古代思想、观念、风俗及其与大自然的关联。古歌开头说:

相传若干万年以前,

天地还未分开。

立身无大地,

仰头没青天。

不见星辰日月,

没有河流山川。

整个乾坤摇摇晃晃。

是谁开创天地,

建造山河,

繁衍人类?

说不清那温暖的阳风吹了多少个春秋,

也记不住那寒冷的阴风阴了多少个岁月。

只记得它们不分白天和黑夜,

一个劲地吹呀刮呀,

吹得天地卷成团,

刮得宇宙方变圆。

天抱地来地抱天。

天气地气紧相连。

瑶族先民认为,世界以前是一个摇摇晃晃,粘成一团,天地不分的“乾坤”,宇宙之初,一片混沌。是由于风、气的运动,才有了天和地,有了山川江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具有朦胧朴素的辨证唯物论色彩。瑶族先民们正是通过肉眼所常见的晴天和阴天、身体所感觉到的阳风和阴风交替作用。从大自然本身固有的现象来说明世界的来源。

固然,人类知识始于经验,但不仅仅局限于经验,经验的知识只是个别的知识,偶然的知识,而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存关系,都取决与人的先验的认识能力,取决于人的知性所固有的先验形式。《密洛陀》这种古歌形式所反映的也不是“物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先验的认识形式对瑶族先民所看到的物象作了综合。

三、《密洛陀》的隐喻观

隐喻一般是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的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是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有力工具。隐喻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认识事物的特征,或者通过发现以前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从而为人们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参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隐喻从原先、相异甚至矛盾之处,构建或想象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语言深深植根于认知结构中,隐喻在语言变化中起触媒作用。人们的认识基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这种感知渗透着主观性因素,从而导致人们认知上的可能差异。认知的多维性决定了用作喻体特征的多面性,喻体特征的多面性反过来又对认知结构产生影响。

在布努瑶语中,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各种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效果。在瑶族史诗《密洛陀》里,对句是主要的表达形式,从这些对句形式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密洛陀》的隐喻句式丰富多样,这些隐喻句式在叙事中创造出重叠奇幻的形象和深远超然的意境。

东海深一千三百丈,

淹不过她的一双脚板。

罗力山高三千三百尺,

高不到她的膝盖缘。

九州平地三千里,

放不满她那双大手掌。

大江大河千里长,

比不过她的头发截成三。

密洛陀形象高大、丰满,源于布努瑶人对密洛陀的崇拜,源于布努瑶先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密洛陀不仅亲自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创造人类,还带

领儿女们改造山河,铲除兽怪,不畏艰险,战胜重重困难。她给布努瑶人带来了希望,她是布努瑶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

隐喻观认为,人类在认知世界时,感知到外部空间具有高、宽、长三个特点。三维空间的特点可以映射到崇敬、爱戴、钦佩、赞美等抽象概念上,因此崇敬、爱戴、钦佩、赞美、可以有宽窄和长短,可以被测量,可以通过具体的东西反映出来。

另外,隐喻与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密切联系。意象图式是人们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多个个例反复感知体验、不断进行概括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抽象的框架结构,是介于感觉与理性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获取意义的主要方式。人们为了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获得意义、建构知识、就需要多次运用这样的意象图式来对外部世界中事体之间的同一关系进行反复比较、仔细分析、不断抽象,从而逐步完善了一个意象图式,形成较为稳定的认知结构。作为动物的人有与自然界互动的身体,有与身体运动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意识和理性,这种有形的,来自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投射能力的认知能力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推理和创造力。意向图式的经验结构和向抽象域引申和投射的能力构成对意义和理性进行描写的基础。例如:

九十九对凤凰齐盘旋,

密洛陀睡了九千九百岁;

九十九条大龙来拥护,

密洛陀躺了九千九百年。

……

密洛陀醒来了,

密洛陀睁开了眼。

密洛陀撑开大伞来做天,

密姥的四肢。

拿来做天柱,

天柱四方立。

顶住地角天边。

天比地小,

地比天大,

密洛陀缝起地角天边。

天和地相连。

在传说与神话里,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凤则能火中再生。无所不在,极具灵性。在此,大龙与凤凰交叉出现,相互衬托,即隐喻了密洛陀的权势、高贵和尊荣,也暗示了布努瑶先民奋发向上,刚强坚韧的伟大精神,让我们看到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而且完全可以改造自然、创造自然。此外,诗歌中的“大伞”与“天”,“四肢”与“天柱”形成了诗词之间的结构隐喻。诗中的对句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展开,互相注解,从灵界到到尘世层层铺叙,展示出一幅广阔无垠,天地相连的大自然图景。

四、《密洛陀》的凸显观

凸显观源于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是以突显性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仅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在视觉领域中,有可能被认作图形的形状往往具备下列一些属性:位置紧挨彼此的成份将被当作拥有一个统一的关系;看起来相似的成份会被假定是相关的;有可见的闭合边缘的图形将被视为是一体的,彼此间几乎无断开的成份将被看作是相连的,似乎分享同一功能的成份将被一起看待。

总之,图形应该具有这样一个或几个使它们凸显的特点。它将被看作自身状态中一个自包的图形,具有的清晰边缘使该事物有别于背景;它的推进与静态的背景有一定的关联;它将在时间或空间上向背景推进;它将成为已消逝的或变为图形的背景的一部分,它将比其余部分更具体、更聚焦、更明亮、更有吸引力。

《密洛陀》是记述瑶族远古社会生活的一部长篇叙述诗,也是一部完整的写景诗和抒情诗。史诗以开天辟地为内容,描绘出瑶族远古社会广阔的全景,以粗线条勾勒出瑶族的历史文化,体现出瑶民族的伟大力量,给人以震撼,展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首先,该诗开篇就进行了图形与背景的建立,立意高深玄远:

很久很久的时候。

宇宙阴暗暗;

远古远古以的从前。

太空黑沉沉。

下没有土地。

上没有青天。

抬头不见碧罗凌霄,

俯瞰不见九峦黄泉。

方向不辨东西南北,

时辰不分黑夜白天。

诗歌交代了观察的时间、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太空在这里作为被观察的图形被推出,虽然未见其貌,但以先声夺气势恢弘。简单的寥落几笔,勾画了一幅迷茫浩瀚的天地以及浑浊的漫无边际的世界图景。

诗歌将宇宙的混沌之景全部勾勒完成后,开始细致地对图形进行进一步刻画:

天拱起像锅盖,

地皱起像褶裙。

褶裙一叠叠,

凸起成山岭;

褶裙一层层,

凹下成平坝。

从此苍天宽昊昊,

从此大地广连连。

将天地作为庞大宇宙背景中的图形,直接而又鲜明的凸显出来,使之成为新的关注点。天地成为一片充满欣欣向荣之意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此时,诗歌将天地由图形转换为背景,运笔由全貌而写局部,把视线由远处拉到近处,诗歌在这里所要凸显的图形为锅盖、褶裙,是以图形来衬托背景,即以锅盖褶裙来点染苍天大地,再加上山岭平坝的点染烘托,更加把天地描画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苍天大地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

面对这迷人的自然图景,诗歌继续展开了丰富奇特的幻想。图形与背景出现了意外的转移,将视角从实体向虚体转移,图形转向虚拟的形象,而背景再次拓展,纵深至无限之远:

九十九万年过去了,

宇宙间头一次雷鸣电闪。

大龙齐长啸,

凤凰齐鸣唱。

诗歌将强烈注光打在大龙和凤凰上,作为图形,它们更加突出了时空这一巨大的背景。大龙的长啸与凤凰的鸣唱竟都包蕴在这广袤时空当中,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童年崇高的想象、表现出一个民族对未来理想的寄托,还凸显了一个民族奋发向上、刚强坚韧的伟大精神。这是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号角,也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序曲。诗句告诉人们: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人类一定能战胜自然,开创美好幸福的生活。

五、结语

《密洛陀》是一部集布努瑶历史、地理、风俗、信仰、民约于一体,熔布努瑶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寓言于一炉的百科经典,而《密洛陀》的诗句内涵丰富深刻,语言精炼传神,也频频为人称道,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研究清楚地表现了语言的深层认知模式,揭示了不同事物间的深层联系,反映了种种隐晦的思想感情,预示了故事发展的方向。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同时借助瑶族传统文化分析《密洛陀》的诗句。能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启迪人们对诗句产生新的认识,建立新的联系,从而更准确有力地把握《密洛陀≥史诗的思想内涵,感受其博大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论开发壮族文化经济价值的动因\平台和主体 下一篇:中国京族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