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网校平台实施新型教研

时间:2022-10-22 10:14:2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市县教研网和各学校校园网的建成,网络教研应运而生,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2009年9月,我校创办了实验小学网校,名为:黑龙江省穆棱市实验小学网校。网校的建立扩大了学校教学规模;成为我校教师学习交流的一种主流趋势,提高了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利用网校建立的教学信息和资源的便捷共享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网校神奇世界里教师们尽情交流,思想碰撞,个性化教学展现的淋漓尽致、日臻成熟。下面把我校网站建设的情况做以汇报:

一.网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平台

网校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管理。我校全体教师把自己整合的最佳教案、优秀学案、实效的备课资料等资源到网校上共享,积累成学校自己的校本资源库,逐步形成自主教学资源储备体系。同时我们的学生也纷纷注册,加入了网校。一篇篇的童言童话,更增进了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网校建立起学校的网上名片,塑造了基于互联网的学校教育品牌形象,展示了学校、教师、学生各级各类成果,是对学校的扩大宣传。我们还将本校名师课堂、重要会议、校庆活动、各类竞赛活动等视频、图片到网校平台,学校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加入全国网校联盟。名家讲座,名师讲堂、名校经验近在眼前,地域问、校际间资源共享,辐射的开放式教育,真正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二、网校——教师网络教研的平台

网校,不但成为学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平台,同时也搭建了教师网络教研的平台,我们广大教师利用这个平台,积极参加网络教研,引发个人反思、思想在碰撞中产生共鸣,智慧在交流中生成。

(一)建立教师博客一一促进自主学习,引导个体反思

教师开展教研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的见解,要能提出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是必须建立在教师认真思考和自我反思之上的。实践证明,鼓励教师建立教师博客,是引导教师自主学习、独立反思的有效形式。如苗晨老师的博文孩子,老师错怪你了》中反思了自己一次过错。她是这么写的:孩子们惹恼了我们,我们可以发脾气,而我们伤害了孩子的时候,孩子们却只能选择承受……再想想孩子们那亲切的问候声,看看孩子们那质朴的眼神,讲台上那一杯热水、一块糖、一个苹果……虽然我们不是神,做不到完美无缺,但我们却可以尽力打造最完美的形象给孩子,因为在孩子们的心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老师,是他们最信任的人!刘学强老师的博文《沟通,一座通往友谊的桥梁》通过亲自经历的一个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阐述了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应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博文很多很多,可以说现在,博客已经成为我校青年教师的好朋友,它承担了教师成长路上的喜、怒、哀、乐,记录着教师们的探索、疑惑、所思、所得。为每一个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二)开展集体备课一促进交互更新,实现思想碰撞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从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都赋予了新的内涵。例如我校在开展“小学数学泛研究化”教学模式学习之后,进行了一次网络教研集体备课,前后延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针对宋明霞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大家首先在网上进行了研课,针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策略等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宋明霞老师在汇集大家的建议之后,进行了第一次备课,当她把第一次教学预案拿出来之后,大家再次针对她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讨,大家认为宋明霞的预案中教师的提问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还是太少,不能体现泛研究化教学精髓等等。随后,宋明霞再次对自己的教学预案进行了认真地修正,重新拟定出第二份教学预案,在得到教师的又次帮助和基本首肯后,她进行了教学实践。大家共同观课后,针对宋明霞的实际教学情况展开了网络评课,既有对宋老师大胆创新教学模式等优点的肯定,也有对她教学细节不足的指正。

(三)进行专题研讨~促进行动研究,实现同伴互助

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教学研讨。在这里,我们利用网校论坛版块,开设了每月一专题研讨。月初由教导处发表本月论坛主题,然后其他教师以回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之间也可以针对某一观点的不同看法进行回帖。月末一总结。这样的网络专题研讨形式极大的激发了教师研讨兴趣。交流拓展了,思维延伸了,真正实现了同伴互助。比如三月份主题论坛:如何设计《泛研究化教学导学提纲》?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节教学导读提纲;教师纷纷展开议论,认为“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为根本出发点。教师在编制导学提纲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导学提纲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四月份我们的主题论坛是: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你是如何理解和实践“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现在正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我校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网校建设,增强其普及度、实效性,让全校师生逐步都走进网校,进行更大空间的学习、交流,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

上一篇: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培育思索 下一篇:中学物理教学及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