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转型期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探究

时间:2022-10-22 09:46:24

教育转型期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探究

[摘 要] 教育转型期,高职院校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得靠教师这种人力资本。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助于改进教师的工作绩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112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234- 02

0 引 言

教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人力资本,其水平和能力素质对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起着直接的影响。教育转型期,高职院校是否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得靠教师。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进教师的工作绩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关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人际关系、工作环境与感受、工作回报、学校管理与制度和职业规划与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有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一般满意水平,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而对学校管理与制度方面的满意度最低,对工作环境与感受、工作回报和职业规划与发展方面的评价则相差不是很明显。因此,结合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能为院校领导提供管理参考依据。

1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1.1 扩大教师的决策范围

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管理制度的出台、修改和完善,以及各种评估体系的构建应在最大程度上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忠诚度,更能够使决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实际,实施起来也能充分反映教师的意志,能够规范学校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促进政策的制定公开民主,而非少数掌权者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师工作中的公平感,最终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1.2 建立教师建议制度

建立教师建议制度,拓宽教师沟通渠道,使教师拥有荐言献策的的权利和义务。不仅能够让管理部门充分采纳真知灼见,更能够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其忠诚度,才能够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可通过设立网络意见箱或校领导接待日来充分听取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及时疏通教师的不满情绪,从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对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的考核,使教师的工作得到认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师的考核应根据不同身份、岗位及职称等制定出具体的、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且根据考核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绩效反馈机制,具体来说,可以将教师的评职评优、薪酬、提升与考核结果相结合,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要制定得科学合理,还要在考核的过程中做到民主、公正,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2 创新教师职业规划与晋升机制

2.1 完善教师职业规划体系

学校相关部门需对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让教师对职业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实现理想抱负。学校还应适时对教师进行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和提高学历知识。对教师的培训进修要因人而异,针对需求区别对待;应根据技能、学历、师德等方面的差异来制定培训进修的目标和计划,还要重视培训进修的实习及反馈,通过反馈总结培训进修的不足和失误,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2.2 健全教师岗位轮换制度

通过岗位轮换,一方面可以发掘教师的潜在优势,使得组织重组后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岗位轮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教师对其他岗位的向往,激发工作积极性,在新岗位上的良好表现也为晋升提供了可能,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健全岗位轮换制度要坚持人尽其用,根据教师的能力特点和兴趣来安排,轮换的双方要专业对口、能力相当;要坚持自愿;要充分考虑轮换周期,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适得其反。

3 优化教师薪酬福利报酬

3.1 提高教师薪酬水平

提高教师薪酬福利的水平,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地方政府需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学校的大型建设支出,这样学校就会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提高教师的薪酬福利;学校的主管部门建议只是对学校的日常收支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对学校内部教师的薪酬分配应基于充分尊重。只有教师的工作回报提高了,才能直接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这样才能避免高质量教师的流失。

3.2 优化教师薪酬结构

优化教师薪酬结构,重点在于将教师工资分配依据转移到绩效上来,扩大绩效工资在总工资中的比例,对绩效划分档次,适当拉开差距,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竞争意识,实现“多劳多得”。在制订绩效办法时,要考虑薪酬分配要向在教学科研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线教师倾斜,向在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工作的教师倾斜,通过设立特殊津贴将一流人才与普通教师区分开来,这样既能够保证一流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又能够激发普通教师向上攀登的动力。

3.3 注重精神奖励的作用

根据双因素理论,促进教师工作满意度不仅需要有物质方面的保健因素作用,还要有精神方面的激励因素作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精神奖励包括口头表扬、授予荣誉和关心家属等形式,还可以对优秀的教师优先提供培训进修和访问交流的机会。通过精神奖励,能够使教师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够更好被激发,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4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1 优化工作物理环境

学校应打造环境优美,学风浓厚的校园环境,让教师漫步在校园中能够被整洁的校园和求知的学生所打动;为教师提供幽静宁密的办公地点,让教师能够安心办公,要为教师提供必备的教学设备,例如电脑、激光笔和麦克风等,在教学楼和实验实训楼应当配备空调和饮水机等设施,即使是教师课间休息的办公室也应如此。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促使教师对工作环境感到满意,工作满意度也会随之上升。

4.2 优化工作制度环境

任何高职院校都应该有自身的管理制度,然而,过于苛刻和僵化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使教师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高职院校的相关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管理上保持一定弹性,让教师享有一定的自,这样才能化被动制约为主动进取,让教师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3 创建教师娱乐环境

学校是教师共同的家,教师为了大家庭的发展而尽心尽力,而家庭也应为教师提供休息娱乐的环境,教师只有做到劳逸结合,才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学校可通过举办全校性的运动会或外出旅游等这类集体活动,让教师适时卸下沉重的工作包袱,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同事友谊,为更好地工作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倪晓红,吴远,王玲.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46-47.

[2]袁雪姣.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及提高对策[J].科技信息,2010(26):66-67.

[3]张晓旭.高职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7):28-30.

[4]王亮.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以SDWH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9.

上一篇:浅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技术 下一篇:对企业会计变更事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