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养生知识

时间:2022-10-22 08:56:01

成语中的养生知识

忙里偷闲

忙里偷闲,出自宋·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 忙里偷闲,意即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其他无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载有:“原来阿妹去看瀑布,可谓忙里偷闲了”。元代王德信《西厢记·妆台窥简》也有:“你会云雨的闹中取静,我寄音书的忙里偷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越来越倾向于A型模式。A型模式的特点是:一、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强的工作要求。二、对成就不满足。三、具有强烈进取心和竞争性。四、有时间紧迫感和匆忙感。五、习惯于艰苦紧张的工作,休息时间也难以松弛下来。六、同时进行多种思维和动作。七、言行节奏快。八、有闯劲、情绪易波动。总之一句话,就是“忙”。

虽然“忙” 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增添生活乐趣,有益健康,但过度匆忙也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一些专家研究认为,A型行为方式可导致儿茶酚胺、垂体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过量分泌,导致血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力和聚集性增加,血胆固醇增高,血胰岛素改变等病理生理变化,易于引发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此外,还可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率。

医学和心理学家认为,为了身心健康,要适当“忙里偷闲”,改变A型行为方式,对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利的。首先解除对自己的过高要求,除了工作之外,其他途径也可获得满足。第二,延长与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第三,结交工作伙伴之外的朋友,并维持下去。第四,训练自己,适度减慢言语及行为的速度。第五,使工作环境和非工作环境分离开来,进入非工作环境时则脱离紧张的工作气氛。第六,做一些你既感兴趣、又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并成为生活习惯。

不干不净

不干不净,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不干不净,指不洁净,肮脏;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文不文明。俗话说:“不干为净,吃了不生病”,这话看来有一定道理。美国杜克大学的科研人员的研究证实:过度卫生不利健康。

美国杜克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与在无菌试验室里嬉戏的老鼠相比,生活在下水道和农场的老鼠拥有更强壮的免疫系统。这一研究结果证实,生活在太清洁的环境中可能更容易生病。科研人员将实验室老鼠与50多只在城市和农场抓获的老鼠进行比较后发现,野老鼠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是实验室老鼠的4倍,但却不生病。这表明其免疫系统倾向于对付主要细菌,而不是微小刺激物。而实验室老鼠身上发生的情况与人类身上发生的情况类似:它们的免疫系统对哪怕是最微小的问题都会做出过度反应。

专家介绍,这一研究结果为17年前提出的“卫生假说”理论提供了证据。这一假说认为,经过消毒处理的环境极可能是过敏、哮喘和Ⅰ型糖尿病、风湿病之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激增的原因之一。此外,按照“卫生假说”理论,人们的免疫系统如果在早年生活中没有经受过疾病和肮脏的考验,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就会对花粉之类微小刺激物产生过度反应。

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向家长推荐了32项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里面竟然包括了玩泥巴、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捉蝌蚪、用沙子堆城堡、在院子挖洞穴、捉虫子等这些现代家长们认为脏兮兮的游戏!

也许每一个家长小时候都曾热衷于这些游戏,但现在却极力阻止孩子玩,其主要原因是觉得这样的游戏不卫生,担心孩子染上病菌。

不过,IPA指出,让孩子在游戏、运动和其他日常活动中随心所欲地弄脏自己,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防病。玩泥巴、挖水沟、找昆虫、玩沙子等户外活动既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又有助于他们与小伙伴更好地交流。中医理论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为地阻断孩子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孩子生活在过度洁净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得病。

孩子的免疫系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被“侵犯”后才能逐渐完善。家长却有一种误区,总以为越洁净越好。殊不知过犹不及,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太干净的小孩容易生病。病原体会让人生病,但它同时也能“刺激”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健康发展,打击那些引起感染的有害病原体。小孩子天生爱动,这一行为不应该受到抑制,应该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孩子中去,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利。

自讨苦吃

自讨苦吃,出自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可是我有一种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讨苦吃的要苗,就是偶尔要想想”。讨:招讨。自讨苦吃,意即自己找苦吃,比喻自己惹麻烦。从健身的角度讲,自讨苦吃,有益健康。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养尊处优,极少运动,因而各种心身疾病纷至沓来,若能自讨苦吃,可增强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有益身体健康,因此,养生学家提出了一套“吃苦”养生法,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饥饿 饥饿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方法,我国民间素有“养生八分饱”之说。《红楼梦》中也写道:每逢公子、小姐得了病之后,贾母便经常使用两种方法,一是饥饿,二是吃粥。这样便可减轻胃肠负担,使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得到良性的冲击,从而消除疾病。

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一点压力也没有的话,必然会显得空虚无聊、度日如年,既荒废身体,又荒废精神。因而有人将紧张压力称之为“营养素”不无道理。国外有一个学者断言:“人摆脱了紧张便是死亡”,他认为:人经常保持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有益健康的激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伤害 伤害可以增强人的意志和承受力。一个人一生难免会受到伤害,从锻练的角度来讲,伤害有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一个人有点小毛病,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以便在大病大灾来临时,可以调动机体的有效防御体系,积极抗御病邪的侵袭。一个人受到小伤害以后,也可以吸收经验增长见识,在以后的风波来临时,可以坦然对待,化解风险。医学调查表明,长寿者往往是平常小病小灾不断者,而长期不患感冒的人,得癌症的机会会比经常感冒者高出3倍。只有经过吃苦锻炼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不仅可以战胜疾病与困难,而且可以把它变成人生最好的养生营养素。

食苦 食疗专家认为,一年四季应适当吃些苦味,尤其是夏季更应吃些苦味,它不仅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使人胃口顿开,增加食欲,还可促进肠胃运动,有利消化。新近研究表明,某些苦味食物是维生素B17的重要来源,其对癌细胞能产生较强的杀伤力,同时,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舒适、轻松的感觉,使人们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中松弛下来,有利于人们从炎热的夏季中恢复精力和体力,达到清热祛暑,化湿利尿,解毒生津之目的,所以说夏食苦味,有益健康。一般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芹菜、莴苣、苦荞麦、啤酒等。

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出自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心如止水的心态。晋代隐士陶渊明不满当时黑暗社会的现状,不愿为世间喧嚣所困,终于归隐田园,独自享受那份清闲和静谧。从而写出后人为之向往的《桃花源记》。古人的养生观,强调一个“和”字。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和,概括了心理与生理相交相融的深刻内涵。

心如止水,心平气和,同样也是修炼身心的养生方法。一个人每日处在浮躁、烦躁甚至暴躁之中,久必情绪失调、脏腑失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往往无法避免,但用心如止水来达到处事平和,则必须要心胸开阔,宽善待人,遇愁不愁,逢怨不怨,以理智驾驭感情,以平和调节心志。

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已年逾九旬,他的养生秘诀是“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只有如此,才能心如止水,和在其中,高瞻远瞩,洞若观火,鸡毛小事不挂心怀,心和体和统一平衡。心如止水可利于我们固守正道,不为世俗利害所动。白居易的“心如止水”,能在世事繁杂中豁然不惊,把养心、安神、怡情、悦性化作涓涓细流淌入心田,我们便可求得健康生命中的葱郁风景,在安然宁静之中怡然自得。

上一篇:阐述模式病房建设要点与国际护理化同步并轨 下一篇:给孩子选个护眼灯